犀利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九百一十三章 摆正关中的位置

第九百一十三章 摆正关中的位置(2 / 2)

对此,杜英倒是没有太过诧异,只是评价了一句:

“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没有办法。当初因为这个而失败,现在也会因为这个而失去再起的机会。”

而杜英的这句话,自然也让韩伯觉得杜英大概会连带着对他也很失望,他也失去了重要的价值。

结果韩伯没有想到,杜英现在竟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

至于杜英话中隐藏的意思,韩伯也听出来了。

走淮南,自然是为了加强和淮南的联系,甚至建立起来和对巴蜀一样的贸易网络,将淮南的世家豪强都拉上车,让关中成为淮南暗中真正的掌控者。

都督今日名义上是考察长安的城市建设,把各个府衙的负责官吏都召集在一起,几乎半数高层都跟在身后,但是实际上是为了向他们这些并不是关中盟出身的官员们吹风。

关中盟出身的官员,除了名义上还是朝廷属官之外,和朝廷已经没有多少关系,朝廷把封赏的权力一股脑丢给了杜英,杜英只要报上去一个花名册就好,因此他们实际上应该说是杜英的属官。

杜英说让他们向东,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追随,甚至还会问杜英:都督,东南和东北,我等也愿为都督拿下。

身在长安久矣,韩伯他们都切身感受到都督府内部官吏们之间的竞争有多么激烈。

尤其是这些人其实并没有收到杜英明确的、具有指向性的命令,甚至于他们从杜英那里得到的信息只是只言片语的提醒,乃至于随口一说,他们都会琢磨都督这些话背后的意思,然后想办法理出来一条思路并付诸实践。

这也是为什么杜英会惊讶的发现,很多自己随口一说,都被他抛在脑后的想法,竟然真的在不久之后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当初的炭笔就是典型的例子。

关中官吏们这样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大概也是促进关中经济发展如此快速的原因之一。

官府都积极主动的为民谋福利了,百姓们自然只会更加积极。

当然,这种种勤奋,多半都出现在关中本地以及北方出身的官吏们身上。

大概也是因为这些官吏们都切身经受过战乱离别之苦,因此都想要竭尽全力避免战乱和官府不作为造成的灾难在关中重演。

他们从杜英的身上看到了希望,所以他们愿意服从命令、举一反三。

但是王坦之、韩伯这些非关中盟的官吏,或许会配合这些关中官吏们,做好分内之事,但面对关中的东出举动,作何感想,杜英自己心里都不是很清楚。

不过他倒是也拿捏的清,这些人心中可能的牵挂。

王坦之想着能够振兴太原王氏,所以杜英让他去负责河东战事的后勤;韩伯想着能够摆脱自己近乎于寒门的身份,并且利用殷家和韩家现在越来越弱的话语权做些什么,所以杜英把他摆在淮南;至于阮宁,杜英留给他的时间不多,若他还是浑浑噩噩、想法不清晰,那杜英大概会把他放在一个清闲职务上。

又或者直接把阮宁派遣回江左,充当关中和江左之间的传话筒,也算是杜英对江左传达一些善意。

这也是因为现在阮家在江左的声望虽然有,但是权力却甚至可能还不如韩伯所出身的殷家和韩家合力。

杜英还真没必要一直供着无能之人。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阮宁自己或许还是当局者迷,但王坦之已经看明白了,他不由得摇了摇头。

越是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忠臣的,怕越是在悄悄的摆正自己的位置。

杜英便是在这样做。

通过商贸蚕食巴蜀和淮南,已经把关中放在了和朝廷占据天下对角且对立的位置上。

最新小说: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草根皇帝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