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父的无私,对家庭帮助很大,现在来看工资虽然微薄,但是当时可不简单,爷爷奶奶依靠大伯父的工资,不但解决了一家温饱,而且还不断购置家当。
大伯父是特召入伍的,因此爷爷奶奶家属于军属,刚购置来的一幢老宅,门楹上悬挂着“军属光荣”的牌匾。新中国刚成立,老家人入伍的很少,因此爷爷奶奶一家,在当地威望很高。
解放之初,重分田地,重分地主富农财产,不管分什么东西,用老一辈人的话讲,尊重军属,都是先让爷爷奶奶挑选,然后才轮到别人。
也许是穷怕了苦怕了,爷爷奶奶非常看重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因此特别维护,加上大伯父在当地威望太高,在合作社运动开展时,这种维护最终酿祸。
大伯父在公安工作,其实是军人身份,听说平常都是佩枪的。身份特殊权力还不小,据说老家曾经有人在国民党军队为官,败退时央求到大伯父,开具了一张路条,才得以逃往台湾。
五十年代中期,全国进行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俗称吃“大锅饭”。爷爷奶奶非常固执,不愿舍弃好不容易积攒的田地,以及耕牛和生产器具。
更不愿加入合作社,将好不容易积攒的物资,交给集体重新分配,重归清贫,吃集体食堂,同劳动挣工分。
搞合作社在当时来讲,是最大的政治任务,公社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好话歹话说尽,奶奶就是不答应,说得多了,奶奶还将上门做工作的公社书记等人臭骂一顿,导致矛盾不断升级。
不积极投身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可不是小事,材料层层上报,有公仇有私怨,爷爷当过伪保长,大伯父给国民党军官开过路条,也都被列举出来。
据说那时候的公社书记也是佩枪的,公社书记到大伯父工作的单位调查,一言不合,掏出枪来就往桌子上一摔,大伯父见状,同时掏出两把枪,也往桌子上一摔。
这段故事老家人讲的最多最精彩,带着无比的骄傲自豪,也带着无比的尊敬与崇拜。不过这样的做法,没有平息事态,而是加剧了矛盾激化。
大伯父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面对当时的情形,却没有作出准确判断,他也认为都是自家努力积攒的,来源清楚。再加上当时的说法是自愿加入,他认为公社做法太过强人所难。
但地方不是这么理解,当成了伟大号召,要坚决贯彻执行,遇到阻力无法解决,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后腿,因此不断向上级反映,也不断向大伯父所在单位递送各种“右派”材料。
地方不断反应问题,终于对大伯父造成影响,虽然没有因此被打成“右派”和“反革命”,但是影响肯定是相当大的,因为他最终被调离南昌,甚至离开了公安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