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华问:“王平安,你知道华国那一类图书发行量最大?”
“教材与教辅类书籍吧。”
这个还用问的吗?
特别有一些学校,为了赚钱,强迫学生买各种复习资料,当然,大多数学校吃相还是好的,但学生想要成绩好,离不开复习资料,于是老师向学生推荐去哪里购买那一种复习资料,中间猫腻同样不少。
对此呢,家长是绝对弱势一方的,首先自己去买,什么折也打不了,其次,教辅类市场五花八门,至少老师推荐的是比较专业与可靠的。
“其次呢?”
王二摇了摇头。
“其次是各种哲学与社会科学类书籍,包括党读物,放在大类里,它不及文学艺术类图书,也不及综合类图书,不过后两者有更多的小类。实际放在单行本上,哲学与社会科学类书籍是一枝独大的。”
只要王继民说出来了,那怕是初中生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两类呢,有的是带着政治任务的,比如教科书,盈利很少,有的出版社资格不够,余下的粥多僧也多,就像孔子的书,去年一共有五十七家出版社出版了七十多种读物,教辅类书也一样。”
教辅类书最大的缺陷就是缺少“独我性”,同样一道数学题,你大黄冈能用,我大衡水为什么不能用?
全国就你们两家中学最好了吗?京四,毛坦厂,重巴,天耀,西高新,长一,东师大附中,苏启,桐中……谁比谁差?
越重视版权,在这方面反而越乱,粥虽多,吃粥的和尚太多了,反而有的和尚未吃饱。
当然,得感谢教辅类图书的大卖,不然全国能倒掉三分之二的出版公司与图书发行公司。
“李叔,我听明白了,也就是教辅类图书是基本盘,能否盈利与亏损,要看其他方面的书籍了。”
“是这个意思吧。”
“文学艺术类图书占比多少呢?”
“出版发行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上的,包括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电子书与包括网络小说在内的数字书籍。一种是狭义的,仅是图书本身。广义上不大好说,狭义的,去年文学艺术类图书,若不包括少年儿童读物,不到五亿册,占零售比不到百分之五,零售金额不到百分之七。”
“销售总册数是多少,总金额是多少?少年儿童读物占比是多少?”
“总册数约一百一十几亿册,总金额九百余亿元,少年儿童读物不包括杂志与期刊在内,约五亿册,四十五亿元左右。”
“华国人读书太少了。”王二感慨道,将教材、教辅、带着政治性必读的书籍、充电的知识书拿掉,余下的可能不足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十几亿华国人,为了正常阅读购买的书籍不过二十来亿本,一人只有两本书。
这是在国家重视知识版权的情况下产生的数据,若是换成另一个时空,还不知得惨到什么地步。
李昌华说:“华国人时间太少了。”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当然了,之所以如此,华国才会一次次地在衰落之后,才会一次次崛起。只要有这一群人,政策不发生重大的失误,华国强大是谓必然!
不仅时间太少,还有一个原因,逆反心理。
将正常的教材、教辅类书籍,带着政治性必读的书籍,充电书籍除掉,华国人读书数量会变得十分可怜。
其中教材与教辅类书籍就占了七十多亿册,这些书不是均摊到每一个华国人头上的,而是分摊到各个学生身上的。华国人虽多,在校学生只有两亿多,每年每名学生得学习近三十本书。
不是像看小说那样,看完了就拉倒的,得反复看,反复做习题,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会有什么样的心态。
书读吐掉了,除了充电的书外,余下有闲时间,全部用来看电影电视或者旅游等活动上了。
王二听懂了原因。
但也明白两家单位重视的原因。
去年文学艺术类图书总发行量不到五亿册,再看何谓文学,包括中外,以及传统、网络所有的小说、散文、诗词、戏曲,仅是小说,就得分成多少类?艺术同样会分成许多类……虽然零销金额比少年儿童读物多不少,总册数却相差不大。
作为一个高产高质的童话作家,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想到这里,王二打开微博后台的私信。
“居然有这么多单位想联系自己……李叔,书卖的如何?”
“书卖的不错。”
卖的好有三个原因,出版社让利多,下了不小的宣发成本,王二的岁数与被休学在网上引起不小的争议,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次极佳的炒作。当然,质量不行,再炒也不管用。
但是李昌华看着这些私信,恨得直咬牙,其中有不少还是“兄弟单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