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一封异国而来的信件几经周转,送到了墨梓安手上。</p>
“致远方的异国好友墨梓安:</p>
我于新旧年度交替之时,在圣殿内向萨利祈祷,祈祷来年仍能沐浴圣光的恩泽。</p>
然后我在新年的第三天收到了你来自远方的礼物,赞美萨利,也感谢远在异国的你。</p>
你的礼物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但似乎又在情理中。</p>
我很喜欢这份礼物,尤其是铳身上的两句光武诗文,又赋予了本来冷冰冰的异邦武器一丝别样的浪漫。</p>
这种浪漫情怀似乎很像我们精灵的风格,请允许我冒昧的猜测,这种浪漫也许受到了你那位混血好友的启发?</p>
说起你的那位好友,我和他已经建立了联系,运用我们法师的方式,一颗通讯水晶球解决了不少问题。</p>
我和他相谈甚欢,他居然也是一位出色的以太取形师,而且具有很独特的思路,我预感我们一定会成为好朋友,并且也期待他未来去往萃菲城留学的日子——</p>
忘了和你说,我也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取形师。</p>
所以我思前想后,作为回礼,我赠送了你一柄我亲手制作的取形短剑,我将其命名【裂风】。</p>
主要功用,是我设置于剑锋的复合风裂术。</p>
它可以扩大创伤口进而增加杀伤力,也可以隔空斩出一道风刃,出其不意的效果还算不错。</p>
我在上面也加上了一些保证结构强度的取形符文,使得这柄短剑绝不会被轻易斩碎。</p>
这也是我回信稍慢的原因,毕竟制作一件新的物品确实需要时间来完成,还请你见谅。</p>
最后,请允许我也对你送上新年的祝福,运用你们光武武者常说的一句话,祝你武运必昌。</p>
伊莱娜·灰鹰·光冕”</p>
信的最后是伊莱娜洋洋洒洒的精灵文全名,但是信的内容伊莱娜还是善解人意地采用了光武汉语。</p>
韩大福读完了信,将信打了个对折,还给了墨梓安。</p>
“大福,另一位也回信了,你要不要也一起看看。”墨梓安眼含笑意地朝韩大福扬了扬手里的另一封信。</p>
“不看啦,老太太给我留作业了,熟背战场救护条例,我要复习了。”</p>
墨梓安笑着摇了摇头,不再理会那只背书的仓鼠,打开手里被红色火漆封好的信封——火漆表面,烙印着一匹奔腾的骏马。</p>
在台灯柔和的灯光下,一行行刚劲有力的方块字进入了墨梓安的眼帘。</p>
“致令人期许的年轻人墨梓安:</p>
愿安塔洛斯的荣光照耀!我从未设想,能在新年的剑火节前收到一份来自光武城的礼物。</p>
美女爱胭脂,英雄惜剑觞,吾等行伍辈,武装即红妆。</p>
这份礼物的口径和子弹的选用能看出这份礼物的用心,请原谅我的心急,在写这封信之前,我已经进行了足足一个弹匣的试射,甚合我的心意。</p>
另外,也预祝【联合八方】的事业越来越红火。</p>
这份礼物也与剑火节的气氛也很配,说起剑火节,那是我们高地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p>
最虔诚的信徒会徒步登上圣山,前往圣山中心的镜湖天国,在那里用镜湖的圣水净化自己最珍贵的宝剑。</p>
但对于大多数人,剑火节是庆祝春耕的节日,也是年轻人相亲、订婚的大好日子。</p>
实不相瞒,我与我的发妻便是在十三岁那一年在剑火节上初识的。</p>
我听说了你在学习高地语,如果有机会,希望你可以在剑火节的时候来高地作客。</p>
请相信我,以你的才华,一定可以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邂逅一位美丽的少女,没邂逅也没关系,我这有大把的年轻后辈等着介绍呢。</p>
哈!</p>
刚才的话不要认真,毕竟临近剑火节,每一个高地人的心情都是格外愉悦的。</p>
当然,也不要完全不当真。</p>
关于我送的你回礼,我思考良久。</p>
本想送你一柄锋利的高地长剑,但我突然想起,当时你用的正是一把剑类的演习木器,我猜你一定不缺趁手的长剑。</p>
所以我选择了一本剑术笔记和一本我个人整理的高地-光武词典。</p>
这本剑术笔记上除了记载着很多传统的大剑和长剑技法,里面还写着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p>
因为我当时看过你的招数,我不清楚你的流派,但我能看得出,你是在用某种长刀的技法在使用大剑。</p>
请原谅我的直率,这在我看来有些驴唇不对马嘴,你本来的个人实力会打一些折扣。</p>
最后,祝你成长为一名顶天立地、威震四方的战士,也祝你能在铁与火之间寻得永生。</p>
腓力·翠马</p>
奔马河畔到翠松谷地的守护者,翠马领的掌控者”</p>
看完信后的墨梓安心情很好,因为从翠马伯爵的回信中来看,他好像赌对了,接下来就看家里什么时候会受到拜访了。</p>
打开了翠马伯爵赠送的剑术笔记,墨梓安看了一眼之后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几乎一个字也不认识。</p>
虽然他取得了高地语的学习资料,自己每天也在抽时间学习,但墨梓安目前的水平说刚刚入门都是很勉强的,而像剑术笔记这种东西显然不可能是初级读物。</p>try{ggauto();} catch(ex){}
墨梓安自然不会死心,他打开了翠马伯爵赠送他的另一本词典,词典不出意外是手写的,但墨梓安却发现这根本不是翠马伯爵的笔迹——</p>
一个个极为标准的方块汉字虽然明显是使用炭笔书写的,但远远看上去却工整得像是印刷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