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后世的科举制,那怎么看都是比察举制更优越的。</p>try{ggauto();} catch(ex){}
倒是历史上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历朝历代评价都不高,不过相比于汉朝已经走到末路的察举制,也还是有一丁点优化的。</p>
所以诸葛瑾下意识觉得,自己随便说点什么,都能碾压当时的制度。</p>
于是他就环视场内,见也没有外人,便随口吐露几句:“本朝的察举之法,一开始用意自然是好的。但桓灵以来,积弊丛生,所举之人,不是花钱买的,便是地方豪强威逼郡守所致。</p>
如果另行他法,比如增加考核,确保朝廷能沙汰地方上举荐上来的、实际不合格的人,必然对选才用士大有裨益。”</p>
诸葛瑾这般说,也是怕直接说出详细的科举制思路,太过超前突兀,也让人接受不了。便灵机一动,只是模糊地说了个在察举制基础上、稍加改良的方法,增加一道考核。</p>
他本以为这么稳妥的“微改良”,肯定会收获其他重臣的惊叹。</p>
然而结果却是,只有庞统、鲁肃若有所思。诸葛亮反而对大哥的说法,颇有些犹疑。</p>
刘备也看出诸葛亮的态度倾向、似不寻常,便低声鼓励:“先生可是觉得此法稍有不妥?”</p>
诸葛瑾也看出刘备的故意之意,连忙说道:“既是谈论公务,不必顾虑其余,但说无妨。”</p>
大哥都这么说了,诸葛亮也放下了兄友弟恭的顾虑,侃侃而谈:“司徒所言,固然有一定道理。桓灵时,察举之弊,天下人所共见。但是要说增加一些考核以应对此弊,却也有些牵涉过大,不适合如今的局势。</p>
毕竟如今乃是乱世,主公选才,本就已经不拘一格,并非全然按照察举之法。遇到能吏、勇士,只要有所建树,便能立刻得到拔擢,贫寒而有才干之士,出头之路并不匮乏。</p>
所以,司徒所献之策,或许能在天下太平之后、选才之路不畅时,再行提出,却不适合现在。”</p>
诸葛亮这番话,完全没有历史包袱,纯是就事论事,以治理效果为准绳。</p>
倒是把极度依赖对历史先知先觉的诸葛瑾,说得一愣一愣的。</p>
诸葛瑾不由异议:“这……选士之法都不完善的话,就算有一套庸下能上的赏罚体系,怕是也难以人尽其才吧?要是有些人一开始就连表现的机会都捞不到呢?</p>
太史公在《平原君列传》中尚且记载毛遂之言,锥处囊中,方得脱颖而出,但选才之法不当,连处于囊中的机会都没有。”</p>
诸葛亮:“太史公所记,恰恰证明了我所言,毛遂自荐之前,为什么没有机会处于囊中?是因为当时赵国还算相对太平,没有遭遇危难。</p>
而只要和平、不与敌逆激烈对抗,那些混吃等死的庸人,才能混迹于英贤之间,滥竽充数,导致真正的英才被埋没。</p>
可是强秦迫近,赵国非联楚不能自保,生死关头,选才便不再拘泥于虚名,必须是真正能上庸下,毛遂便立刻得到了表现的机会。</p>
我大汉昔日承平之时,选官多由孝廉入仕,只有孝廉之官,将来前途才会远大,已经形成了默契。虽也有小吏、士卒出身的,因表现卓异而得升迁,但只要出身不好,前途就还是有限。</p>
可是自从先帝乱世以来,无论是曹操还是主公,甚至是当年的董卓,已经提拔了多少有实干之才而无察举出身的文武?如今孝廉出身还重要么?可以说在敌我双方,都已经不重要了。</p>
司徒嫌朝廷用人有陈年积弊,我却以为,眼下要调整的不是选官,而恰恰是考功。只要主公放开从士卒、小吏中选才的口子,不拘出身,考功业绩好的立刻得到提升,自然能让能者靠真实功勋治绩升迁。”</p>
诸葛瑾被二弟这番话一启发,也是久久不能平复。</p>
他因为历史惯性,而倾向于科举,但现在看来。在选官时强化考核,倒像是后世有些大学“严进宽出”,高考录取的时候很严,最后学成什么样反而没那么严。</p>
诸葛亮的说法,倒是“宽进严出”,在选官的选择面上大大拓宽了,管你是小吏还是小兵,办事强或者打仗勇敢,直接就能上。</p>
诸葛瑾更重的是后世礼部的“准入考试”,诸葛亮更重的是已经进了门、给公家办事之后的“考功”,也就是后世吏部“考成法”管的事儿。</p>
从后世历史的经验来看,礼部的“事前考核”和吏部的“事后考核”,都非常重要,都是一个朝廷人事工作得以高效运转的必要保证。</p>
但是,怎么到了诸葛亮嘴里,如今这个特殊形势、环境下,后者的重要性会远远强于前者呢?</p>
诸葛瑾一时有点懵逼,愣了好一会儿后,他才终于想到问题出在了哪儿。</p>
“我怎么就抄历史抄得灯下黑了!居然把这一点给忘了!果然历史不能死读书啊!”诸葛瑾想通之后,脑中不由暗暗自责警醒。</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