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新人,在边上搭把手,同时跟着学习,也同样没闲着。</p>
一切准备就位,就等演员上场了。</p>
黄垒当然早已经到了,毕竟是老演员,这点敬业精神他还是有的。</p>
不过即便他来了,也不能立刻就拍。</p>try{ggauto();} catch(ex){}
正规电影的拍摄制作,都是有标准流程的,这也是电影工业化的一部分。</p>
依照这种标准流程,电影的拍摄大致可以分为五步,分别是走位、调光、试音、排练,然后才是正式的拍摄。</p>
光是这其中的第一步走位,就十分重要。</p>
为什么?</p>
因为王皓他们如今拍电影,用的还都是胶片机,更方便的数字摄影机此刻根本就没有普及开来。</p>
而使用胶片机拍摄时,虽然也有数码监视器,但那个影像,和最终在银幕上所呈现出来的影像相比,清晰度估计只有百分之一不到,颜色的准确度更是可以忽略不计,只有大致的黑白二色。</p>
在这种情况下,构图、定焦、光效这些,完全就是未知的。</p>
无论是摄影、灯光这些工作人员,还是演员、导演,都所知甚少。</p>
主创们只知道自己负责的那部分效果:摄影知道构图运动,灯光能大致预测光效,导演也知道表演的效果如何。</p>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胶片在冲洗之后,最终所呈现出来的完整影像,究竟是什么样的。</p>
所有的成果完全都得仰仗于工作人员和导演的技术,像后世那种牵条狗就能坐在监视器前当导演的情况,如今是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p>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富裕到舍得浪费胶片和精力,不然就得在拍摄之前,尽量把该做的工作都做到位。</p>
这也就是为啥走位、排练这些步骤在胶片摄影时代会至关重要的原因。</p>
只有演员在摄影、灯光等工作人员的面前,大致把这场戏粗略地过一遍,确定了移动范围和路线、方向,摄影师才能拉着卷尺,根据表演区域来确定机位、景别和运镜方法。</p>
也只有确定了镜头的焦点、焦距和高低位置等参数,灯光师才好确定表演区域的光位摆放,精确地控制光量和光比。</p>
以上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稍微有点不对,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灾难性的。</p>
所以早期的演员,要比很多新时代的演员更加敬业和努力,同时也更加专业。</p>
因为在没有数字摄影机,无法实时观看拍摄效果,反复回放的时代。</p>
演员的每一次失误,那就是在实打实的浪费金钱,其所带来的压力自然就可想而知,非逼着演员提高业务能力不可。</p>
除非你大牌到能够无视这些浪费的金钱,或者是豪气到带资进组,否则就得被导演骂个狗血淋头。</p>
好在王皓的这个剧组不会出现这个问题。</p>
黄垒本身就是老演员了,现场的工作人员也十分专业,即便是张扬和李魁这种生手,在青影厂老员工的帮助下,也干得有模有样。</p>
而随着演员的就位,灯光、摄影、美术和收音的吊杆员自然也都围了过来。</p>
得益于《活埋》场景简单到只有一个棺材的地步,表演区域的确定还是十分简单的。</p>
简单到摄影助理都不需要根据演员的走位在地上贴上胶布做记号。</p>
当然啦,就算是这方面省略了,该完成的工作也不能少。</p>
王皓以最高标准要求着在场的所有人。</p>
他知道,自己等人的身上,寄托着华夏科幻电影的未来,这个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