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卢安确定了高维上有更强大的智慧的时候。如果轻易定义这个位面的智慧全貌,就意味着自己走入了死胡同中。如果自己认为智慧就是这么样子,那么自己最后逐渐遵循自己所理解的智慧。自己最后越来越趋向于这个。和高维定义的智慧越来越分道扬镳。
卢安确定自己现在所定义的人工智能模式的智慧绝对不是正确答案,如果是正确答案,为什么高维自己不编写这个答案。而自己如果跳不这个对智慧理解的方框。自己未来可能会不知不觉得,在高维的定义下变成死人。(卢安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生死,至于这个世界,需要自己活着的前提下再改变。)
所以卢安必须反驳人工智能就是智慧。反驳现在这个完美理智的存在,这就是卢安现在如此失态的逮住谢晓询问人工智能和智慧的差别的原因。
“噗嗤”谢晓听到了卢安长达半个小时的叙述,笑出了声音,谢晓以为眼前的罗安到底是怎么了?万万没想到是,被人工智能给吓到了,“害怕自己和变得和死物相同。最后逃不出死物的方框,最后成为死物”
当然略带笑意后,谢晓并没有讽刺卢安,因为被这个问题所惊吓,就说明没有将现在的任何欲望看成自己的目标追求,这就是智慧向上的一种特征。谢晓其实恒星上卢安问出了这个疑问。
谢晓用安抚语气卢安,告知了在他眼中,人工智能和人类的不同。
谢晓:“人工智能或许可以胜任大部分工作,但是人工智能和智慧生命相比,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人工智能的优点和致命弱点,就是人类划定给人工智能的思考划定了单位时间,在这个单位时间内人工智能执行计划的力度太强了。”
首先要看一看人工智能在那些领域吊打人类,首先是各种棋类游戏,然后是各种数据统计方面进行分析。只要数据足够,人工智能就能找到值得注意的情报。利用已知信息,在未知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最符合概率学的决定。因为他们在单位时间内对数据完成了百分百的处理,没有任何遗漏。在单位时间,百分百的执行这个思考过程。
简而言之,人工智能的思考时间是由人类严格制定的,在这个单位时间内人工智能收集到的已知就是已知。然后完美的按照这个单位时间内收集的已知来进行对未知的分析。
人工智能无法清晰在程序中了解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个宇宙的信息是无限的,宇宙到目前为止都是在在不断+1中扩散的。也就是所这个宇宙所有的信息时刻不停的都在发生变化。整个宇宙在变化中在一秒钟产生事实新信息,而这个事实的新信息是永远收集不完的。
人工智能在自身界定的一秒钟单位时间内所收集到的信息,也只有人工智能会认认真真想傻子一样去确定这是真实的,然后进行分析处理,当然如果人工智能不这么傻,他们执行的就不坚决。人工智能就就无法维持让人类所期望的稳定的逻辑。
然而人类不同,人类会自己确定单位时间,在有些事情没有完成时,突然确定了新事件的出现的苗头,就会立刻终止自己上一个思考的单位时间,根据新的信息来重新设置新的思考。你懂了吗”
谢晓看了看卢安。卢安艰涩的点了点头,卢安懂了谢晓所说的,因为卢安亲自体验过,骤然中断上个思考过程时间的感觉。强大的过去未完成的惯性思维被骤然抛弃,迅速激灵的按照新的思考感觉行事。
恐慌消失了,但是卢安却被从心灵中迸发的寒意笼罩了。因为按照谢晓的定义,自己和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时候,是在初代垂死挣扎的时候。在垂死挣扎的时候,自己界定的有用预演是时间是不停变化的。
人类垂死挣扎中,想要活下来,应该及时放弃“过时的”思想,广义上每一个现在每个人看到的已知的信息都是过时的,而在战斗中对方随时都会更新了信息,人类必须对已知信息抱有怀疑。任何思考都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在垂死挣扎中,对方不是按照回合制来进行思考。
在卢安过去的那几次垂死挣扎中,那些对手随时反套路出牌,有好几次都是在卢安在一次预演中看到计划后,却又在现实提前放弃原计划,执行新计划,而在那几次轮回者就差点比卢安快了半个单位时间,差点把卢安逼到死地。
在计划时间内不受打断,不受干扰,按照计划执行,这是人工智能诞生最初理由,是人类希望一种不知疲倦的东西运转下去的存在。人工智能就是基于这样的理由,开始永不停息的,收集数据收集。然后做出分析。所以人工智能诞生了。但是人工智能的思考目的不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必须随时根据情况对已定计划有选择放弃。
卢安某情绪态喃喃的说道:“如果这就是智慧和智能的不同,那么我的命运?”想到了血腥的未来,预演中卢安不禁冷颤了一下。
在现实中,卢安不由得对晓峰问道:“这个时代是不是应该打一场残酷的战争来让大家清醒一下呢?”
晓峰点了点头,然而随后反应过来,立刻摇了摇头说道:“等等,我想和你说的不是这个。”
晓峰摸了摸卢安的脖颈确定卢安的心跳和体温,然后对卢安说道:“冷静一下,别狂热。”原本想要对卢安抱怨一下这个世界难点的晓峰,原本意思是“这个世界的反动派势力太强大了,战争需要从长计议”然而关心卢安的心理健康的过程中,被卢安带歪了楼。
晓峰慌不迭的对卢安叙述了一下这个世界的展开的难点。以及现实和原计划的差距。晓峰在叙述这一切的时候,心底嘀咕道:“演变你递过来的这个而引导者绝对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