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工程师 > 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南

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南(1 / 2)

李植看着南京城中的大雨,若有所思。

此时正是三月多雨时节,江南几乎每几天就要下一次雨。这雨水当然是好东西,有利于农业。正是因为充沛的雨水,江南的水稻亩产远高于北方的小麦。所以即便是在这样昏暗的明末,江南人也勉强温饱,始终没有兴起大的动乱。

但是这雨水却极考验城市的排水。明末财政混乱,各城市的市政设施往往处于瘫痪状态。即便是江南的城市,排水系统也无法和李植治下的范家庄、天津相比。一遇大雨,城中的垃圾顺流而下堵住排水道和沟渠,城市里往往积水严重,污水满地。

要是在梅雨和盛夏时候,这些积水和炎热的高温配合起来,就会形成瘟疫的温床,尤其是鼠疫。崇祯年间鼠疫极多,正是这种差劲卫生条件的写照。

明末的鼠疫是从山西开始爆发的,崇祯十年“大瘟,……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由于北直隶差劲的卫生条件,山西的鼠疫很快传入京畿。崇祯十三年,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并且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瘟疫传染,人死八九”。崇祯十四年,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

崇祯十六年到十七年,市政建设一塌糊涂的北京城鼠疫严重。“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据后人的推算,这场鼠疫夺去了四分之一的京城人口。

京畿唯一没有受到鼠疫冲击的是李植经营的天津。在天津的城市中,李植这些年大力发展市政卫生,天津的几十个州府县市容整洁卫生条件良好,顶住了瘟疫的冲击。在农村里,这些年天津的人口不断往台湾迁徙,在荒野开荒,农村最稠密处的人口密度也不断下降,这也降低了爆发鼠疫的可能。

李植站在二层楼高的望台中朝兵部衙门外面望去,觉得南京的市政设施虽然陈旧,但还勉强能运行。街道上垃圾虽有,但堆积多了,还是有人清理的。道路上积水虽然多,但因为城中河流众多,水往低处走,不会在低洼处形成酝酿病疫的大水潭。

江南的情况,始终是比北方要好一些。

雨水不但会形成污水潭催生瘟疫,而且在这个时代,也是火器的天然克星。下雨天火药受潮,可能无法发射。如果在大雨天遭遇敌人,虎贲军只有依赖钢刀和盔甲肉搏了。

北方雨水少,实在碰到个把小时的大雨了可以逃跑,肉搏战出现的概率不大。但是在南方,大雨有时一下就下半天,还真的有可能逼得虎贲军只能上去肉搏。

越往南面发展,雨水越多。李植暗道要发展一些防水的器材出来,否则以后攻到南方来可能会遇到大问题。

想了想,李植不再看城中的雨水,又想起抄家士绅的问题。他转头看了看韩金信,问道:“韩总兵,到目前为止,我们抄得多少银货了?”

韩金信答道:“国公爷,徽州府、安庆府等地的士绅全跑了,我们成功抓住士绅的只有庐州府等六个府。全部算下来,我们抄得白银八百万两,黄金二十三万两,各色财货四百万两。合计有一千五百万两左右的收入。”

李植这次抄查南直隶行动是一次性的军事行动,不可能长期占领江南。江南士绅统治基础深厚,虎贲军虽然试图出售抄查得来的房屋田产,但潜在购买者担心李植走后士绅卷土重来,没人敢买。李植这次收获的,只能是现银财货。

不过江南确实富庶,虽然只成功抓住六个府的士绅,李植也抄出一千多万两的财货,也算是满载而归。

李植点头说道:“差不多了,上奏天子说一说淮安的事情,我们就差不多回天津了。”

最新小说: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草根皇帝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