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勋贵外戚家族子弟,恐怕会越发放浪形骸,无视国法。”</p>
“六哥说的是……”向太后点头赞同。</p>
作为士大夫家教出来的皇后,她的屁股自然会倾向于士大夫。</p>
同时,向太后也明白,这个事情,六哥说得对。</p>
假若连张吉这样的人都得不到严惩,那么国法的威严就要荡然无存了。</p>
一个小小的勋卫郎中,都敢忤逆父亲的遗愿,都敢扣留妹妹的合法财产,却没有得到惩罚。</p>
这对整个社会的风气,都会产生巨大影响!</p>
搞不好,会有无数孩子,活不到成年。</p>
“但,总该给徐国公,给真庙、仁庙留些体面才行。”</p>
这也是无数人的诉求。</p>
从昨天下午开始,就已经有人开始入宫说情了。</p>
今天一大早,更是出现了好几个命妇入宫,来向两宫说情。</p>
好多人都说,张耆乃是国公,还当过宰相,又是章献明肃生前最信重的大臣,再怎么样也要给一个体面。</p>
老实说,向太后一开始根本不想管。</p>
可是庆寿宫那边,也来劝说她。</p>
都说那个张吉是个坏事的,但张家的其他人并无罪。</p>
所以,让她来劝一劝。</p>
当然了,也只是劝一劝。</p>
官家真要如此,拦得了一时,拦不住一世。</p>
高家、向家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张家搭上自己的前程。</p>
赵煦迎着向太后的目光,点头道:“既然母后这样说了,那儿臣看在母后的面子上,也看在徐国公侍奉两代先帝的情分上,略做宽宥吧。”</p>
向太后顿时笑起来。</p>
赵煦却道:“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p>
“当编管偏远军州,以儆效尤!”</p>
“应当的,应当的。”向太后微笑起来。</p>
张吉的死活,压根就没有人关心。</p>
勋贵外戚关心的只有一个事情——不能开将一个勋贵外戚子孙,直接追毁出身以来文字,刺配沙门岛这样的先例。</p>
赵煦也跟着笑起来。</p>
在大宋,皇帝一般情况下,在外戚、武臣面前,都是唱红脸的。</p>
那么问题来了,谁唱白脸?</p>
答案是文臣!</p>
不要被史书上,那些文臣的骄横、狂妄,蒙蔽了眼睛。</p>
事实是——文臣们在武臣、勋贵外戚们面前的骄横狂傲,是皇帝惯出来的,甚至是有意引导而成的。</p>
在大宋,很多事情,根子向上追溯,问题都出在皇帝身上。</p>
譬如说,狄青被贬出知。</p>
仁庙真要保,难道还保不住?</p>
恐怕,仁庙也想让狄青出知,才是问题的关键。</p>
所以,在大宋就出现了一个奇迹般的景象——哪怕是农民暴动、兵士作乱,他们打的旗号,多半也是反贪官不反朝廷。</p>
而赵煦在这个事情上,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p>
他从来不轻易当恶人。</p>
坏蛋都是别人!</p>
……</p>
门下省。</p>
给事中彭汝砺,看着被送到他面前的诏书草稿。</p>
他的眼睛立刻放出锐利的光芒来。</p>
彭汝砺当即说道:“此乱命也!”</p>
“中书舍人为何草诏?”</p>
他提起笔,直接在这诏书下面,写下自己的意见:勋卫中郎张吉,不忠不孝,无信无义,此陛下当众之明言也,追毁张吉出身以来文字,刺配沙门岛,更乃陛下圣裁也!</p>
朝野皆以为善,何故如今仅止编管?</p>
此定是有小人,谗言两宫,蛊惑天子!</p>
给事中臣汝砺,不敢奉诏!</p>
直接毫不客气的将这道诏书打回去。</p>
这是他的权力!</p>
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复核,尚书省执行。</p>
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互相牵制。</p>
除非,皇帝通过翰林学士,直接宣麻拜除或者布告天下。</p>
不然,任何人事任命、法令政策,都必须得到门下省给事中的附署。</p>
给事中不同意,皇帝就只能换一个人。</p>
且不谈彭汝砺,为人正直,刚正不阿,素以清正闻名。</p>
换任何一个士大夫,在他的位置上,都必然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p>
这是什么?</p>
这是天上掉馅饼了,送名声来了。</p>
来吧!</p>
你们这些邪恶的外戚勋贵来吧。</p>
吾,一声正气,不惧尔等魑魅魍魉,见不得人的小人!</p>
绝不会被尔等吓到!</p>
大宋养士百二十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p>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