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 > 第一二一〇章 策问比试

第一二一〇章 策问比试(1 / 2)

文华殿内,司礼监太监过来帮忙,每位大臣跟前都添置了桌椅和文房四宝,以便将心中计划写出。

这对主持兵部事务的熊绣来说并非难事,甚至连太子朱厚照写得也很顺手,可对于其余大臣来说,仓促间草拟一份行之有效的计划,要求显得高了些。

“几位大人,你们快些写啊,陛下,还有大明太祖太宗皇帝,可都在等着诸位!”萧敬看到众大臣落笔艰难,心中无比着急。

在他看来,只有眼前这些肱股之臣才能拯救大明于危难,但除了熊绣外,其他人似乎对京畿防备之事并无太好见地。

刘健和李东阳,对于京畿防务有过商谈,但多属老生常谈。在他们看来,京畿防备无非是在于守住城池,但对于细节就不甚了了。掌五军都督府的英国公张懋,虽然声望卓绝,但少有临战机会。

等朱厚照洋洋洒洒写出几百字,抬起头来,才知道原来他崇拜的几位老臣,这会儿都还在干瞪眼。

朱厚照立即催促:“几位爱卿,为何不动笔?再不写,本宫可写完了,别到那时说本宫不知道尊老爱幼!”

刘健和李东阳对视一眼,又看了看马文升和张懋,目光最后落在熊绣身上。

实在不行,就让熊绣出来主持军务!

毕竟满朝大臣,似乎只有担任兵部侍郎多年的熊绣能当此大任。

朱厚照继续埋头书写,谢迁一咬牙,也开始在白纸上落笔,他提出战略,主要在于一个稳字,固守京师不出,等各地勤王兵马抵达,再跟鞑靼人交战。

刘健和李东阳干脆就没动笔。

张延龄使出吃奶的力气写了些,但无非是城门城墙如何防备,大局观太差,大家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谢迁、熊绣二人身上。

“本宫写好了,几位卿家还需要多久?”

朱厚照第一个放下笔,他撰写的军事方略字数多达上千,洋洋洒洒十几篇,但笔记就不敢恭维了,朱厚照的字,连基本的工整都做不到,中间有不少涂鸦的部分,看上去乌七八糟。

熊绣第二个放下笔,五百字已是他竭尽所能。

至于谢迁,最晚动笔,但所写内容相对殷实,字数跟熊绣大致相当,加上张延龄一份不到三百字的方略,一共四份答卷摆在众大臣眼前。

刘健和李东阳正要上前拿起策问查阅,朱厚照上前阻止:“几位卿家,你们还没说好,如何定胜负?”

刘健回答:“太子殿下,当然是以切实可行为准则,若所提方略得体,便可中选,上呈天听!”

朱厚照有些不满:“说来说去,还是要由父皇定夺,如果父皇有主意的话,早就拿出决定来了……他若知道这份策问是我书写,一定不会同意我主持军机。几位卿家,这样不公平!”

谢迁劝解:“太子殿下,天下兵马调度之事,素有都由皇帝定夺,若太子对于军务有见地,陛下自会赞同。”

谢迁的意思是,这天下都是你们老朱家的,你老爹对我们这些大臣不信任,才迟迟没有定下谁来统兵,但若你这个储君有能力,你老爹高兴还来不及,怎会不同意?

“好,那就开始吧……本宫第一个交卷,字数最多,可别弄混了!”朱厚照很怕这些大臣赖账,亲自站在桌案边监督,他想倾听别人对他的评价,很想知道,自己才能如何,说白了他对自己也缺少一个客观的了解。

……

……

刘健和李东阳等人,率先阅读的是谢迁的答卷。

谢迁“稳守不出”的方案说白了就是依靠京城的城墙跟鞑靼人周旋,坚决不出城跟鞑靼浪战,拱手将战场主动权交出。

这方略看似窝囊,但却是眼下老臣的第一选择。

最新小说: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草根皇帝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