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村长和付能都被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他们和百家村的村长以及村里的长辈们围坐在一起。这一桌的气氛庄重而又融洽,桌上摆放着最精致的菜肴和最好的酒。</P></p>
孙德善端起酒杯,笑容满面地说道:“百家村的李村长啊,你们这村子建得可真是好。我一进来就瞧见这规划,整齐又合理,房子也是气派得很呐。”</P></p>
村长赶忙谦虚地回应:“孙村长过奖了,这都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工匠师傅们的手艺那可是没得说。”说着,他看向付能,“付师傅他们可出了大力气。”</P></p>
付能连忙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李村长,您可别这么说。这百家村能建成现在这样,也是村民们帮了不少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过来的。”</P></p>
常洪点头赞同:“没错,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咱们这几个村子,以后也得多互相帮衬着点儿。”</P></p>
这时,一位村里的上了年纪的长辈捋着胡须,缓缓开口:“你们这些村长啊,都有这份心是极好的。想当年,我们也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那时候建房子可不像现在这么容易,全靠一双手啊。”</P></p>
大家都安静下来,认真听着长辈讲话。长辈继续说道:“现在看着这些新屋子,就想起过去的不容易。不过这也是好事,新的开始,新的希望。”</P></p>
潘建山接过话头:“长辈说得是。咱们这一代要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条件,就像这百家村,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兴旺的。”</P></p>
几位村长互相寒暄着,村里的长辈们则微笑着倾听,偶尔插上几句睿智的话语,分享着他们多年的生活经验。付能坐在其中,略显拘谨,毕竟他平日里更多的是和工匠们打交道,但他也感受到了这份尊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P></p>
其他的工匠们围坐在一起,他们就像一群许久未见的老友,笑声爽朗,话题不断。</P></p>
一个年轻的工匠兴奋地说:“你们还记得刚开始打地基的时候吗?那时候咱们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地底下都是些硬石头。”</P></p>
另一个工匠笑着回应:“咋不记得?当时还以为这地基得打个十天半月呢,不过好在咱们人多力量大,硬是把那些石头都给处理了。”</P></p>
一个年长些的工匠夹了一筷子菜,边吃边说:“还有盖屋顶的时候,那青瓦可不好摆弄,一不小心就碎了。咱们为了那些瓦片,可没少费心思。”</P></p>
旁边的工匠打趣道:“哈哈,老张,你当时为了那几片瓦,差点没从屋顶上摔下来,可把我们吓了一跳。”</P></p>
老张拍了一下那人的肩膀:“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你在下面接得及时,我可就真摔惨了。不过现在想想,还真是有趣。”</P></p>
他们谈论着在建造百家村时遇到的各种趣事,从最初的规划到一砖一瓦的搭建,每个细节都被他们当作珍贵的回忆拿出来分享。桌上的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他们大快朵颐,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互相打趣,气氛热闹非凡。</P></p>
而这边忙完的林木婉则被村民们拉到了女眷们的那一桌。女眷们一见到她,眼中都是喜爱。刚一坐下,各种夸赞声就如同潮水般涌来。</P></p>
“木婉,你这厨艺可真是绝了,那梅菜扣肉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一位年长的婶子说道,眼神里满是赞赏。</P></p>
“是啊,木婉,还有那清蒸鱼,鲜嫩得很,你是怎么做到的呀?”秋娘好奇地问着。</P></p>
林木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帮忙的结果,我一个人可做不出这么多好吃的。”她的脸颊微微泛红,心中却满是温暖。女眷们纷纷摆手,表示不同意她的说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继续夸赞着,桌上的气氛欢快而温馨。</P></p>
在欢声笑语中,暖房宴正式拉开了帷幕。村民们、工匠们、客人们都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享受着美食和相聚的喜悦。只是没吃两下,就听见一阵马蹄声传来,那马蹄声由远及近,急促而有力。众人都不禁好奇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