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袁术三万大军偷袭被张飞五千人马击败,孙策二万大军又被刘备击溃,赵尘用计袭取广陵城,刘备掌控整个广陵郡等等之类的消息如同水韵一般,一圈圈往外传去,收到的诸侯都十分震惊。
等候在长江北岸的太史慈与孙邵,看着刘备惊人的战报,内心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孙乾看着略有所思的太史慈与孙邵,说出了赵尘一直叮嘱他的话。
“子义将军勇盖天下,长续先生智谋出众,都是当今乱世难得的人才。我主刘备,求贤若渴,如今入主广陵城,未来必定拿下徐州,争霸天下。正值用人之时,我家军师赵尘,更是久仰二位才能,临行前特别叮嘱乾要表达他的欢迎之意。刘正礼刘刺史虽为一方诸侯,但论智谋,不及我家军师,论仁慈不及我家主公,面对江东孙策,也是束手无策,节节败退。然吾主刘备,乃一方雄主,破袁术,退孙策,横行江南。若是二位能投入吾主帐下,定能驰骋沙场,执政一方。二位意下如何?”
太史慈与孙邵闻言,都陷入了沉默。
当年太史慈与刘备第一次相遇,是在北海营救孔融。
太史慈虽然身怀绝技,满腔抱负,但那时候面对一穷二白的刘备,他压根没有放在心上,更没有想过自己选择投靠刘备,毕竟比刘备出色的主公多如牛毛。
所以他一路南下,找到了老乡刘繇,想要一展抱负。
谁知刘繇是个要面子的人,居然为了不被许邵取笑,而给了太史慈一个闲职。
加上太史慈孤身一人南下,无依无靠,没有任何背景势力,在江南这个充满家族势力之争的地方,想要被重用无疑难如登天。
如今的刘备,在赵尘的帮助下,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从原来的一无所有,变成屡战屡胜,入主徐州最富有的广陵郡的雄主。
太史慈不得不重新审视刘备。
而孙邵本是北海相孔融的功曹,只身随刘繇南下江南也是为了一展宏图。本以为投靠了一个雄主,能在江南干一番事业。谁知刘正礼在孙策面前不堪一击,被孙策步步紧逼,一路退守曲阿。若不是此次刘备攻打广陵城,引诱孙策前去救援,恐怕此时曲阿都已经被孙策攻破了。
所以,孙邵倒是觉得刘备确实是一个潜力股,至少比刘繇强。
另外,孙邵还是头一次获得有名人士如此高的评价。
两人面对孙乾的邀请,都各有小心思。
孙乾也静静等候,给足两人空间。
毕竟这种劝人易主之事,容易留下事人不忠的话柄,主公换的多了,还会被人称作三姓家奴,就像吕布一样。
依照赵尘的指示,能劝动自然最好,劝不动也无所谓,只需要在二人心中留下种子即可。
思索间,哨兵来报,孙策领败军朝长江而来,距离大营已经不足二十里。
太史慈开口说道:“刘玄德大义!公祐先生,此事不如等击退孙策大军之后再议,如何?”
孙乾自然同意,逼得太紧引起反感,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
太史慈抱拳还礼后,便走出大营,领军出击。
两军在江边相遇,孙策大军的状况,让众人都大吃一惊。
混乱的阵型,破烂的旗帜,那原本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将军,如今散落在孙策身边,各个灰头土脸,满脸沮丧。
士兵衣衫不整,都相互扶持着,一瘸一拐的前行,眼神中再也看不到刚出发时候的那种狠劲与坚毅。
仅有的几匹马,挂着零散的血块,跟随着队伍。
这跟太史慈印象中那支无坚不摧的孙策大军天差地别,甚至连大军都算不上,只是一群相互扶持的流民,艰难地朝着家挪动。
见到突然出现的太史慈,这支大军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满眼恐惧,似乎深怕再遇到危险,遇到埋伏。
太史慈惋惜而又十分好奇,孙策大军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一支原本所向披靡的人马,颓废到如此境地。
孙策众人遇见太史慈,先是愣了许久,随后反应过来,眼前是死对头刘繇的大军,匆忙指挥着残兵强忍着伤痛列阵迎敌。
过了许久,阵列都未曾成形。
周瑜见状,缓缓走到孙策跟前,说道:“伯符,刘繇大军就在眼前,将士们至此已经筋疲力尽,无法再战。为今之计,恐怕只能上去求和,让来将放我等回江南,归还秣陵城,不再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