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春节档,必然是相当惊人的春节档。
单日票房突破17亿,直接超过了2019年也是大年初一单日票房纪录近2.5个亿,创下了影史纪录。
而这一个记录中,无疑是有人傲视群雄的。
《唐探3》凭借系列电影的基础,一年的期待,以及各种悬念的铺叠,以及高达百分之37.5的排片,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凭借综合接近百分之70的上座率,成功突破单日票房10亿,来到了10.5亿。
这是怎样一个可怕的数字啊...
这么说吧:
不仅打破了国内单日最高的票房纪录,还反超了《复联4》,成为了全球单日票房最高的电影。
如果单看这个数字,圈内人士都甚至觉得,作为国内电影市场来讲,《唐探3》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到顶了。之前说的什么,超过《战狼2》成为国内票房第一的电影,如同囊中取物一样简单。
都破了全球纪录嘛!
而且《战狼2》都是17年的电影了,是时候该更新换代了。
所以别说国内了,国外都报道了这件事情,参演的霓虹演员看的都是一愣一愣的:
纳尼?一天就这么多,很多电影上映完能到这个数就不错了。
可惜,电影不是一锤子买卖。
这些年的春节档,好像几乎都是被看好的头号种子一开始很猛,然后后来就被其他口碑更好的电影迎头赶上。
是的,跟这么高的票房相比,口碑这方面...
出了一些问题。
叶青是认为吧,加上他自己改的那个结尾,这部电影还算是做到了一个正常商业片的范畴——如果能把最后庭审,那段煽情戏码和回忆的东西,给修改删减一些,或许会更好。
但确实是网友们期待太高了,而票房,也太高了。
这就不太好。
因为中国大家都习惯的是,成绩和水平要成正比。
放在电影行业也是,如果《唐探3》没有那么备受期待,没有那么大的IP,甚至说只要他没有那么突破票房纪录,且官方没有特别用力地宣传...
那大家可能觉得还好。
但关键就在于,水平确实没有达到国内顶尖行列,票房却达到了,片方还大肆宣传...
有人不在乎。
有人则觉得,就好比什么呢?
一个文化课考了66分的人,却拿了班上综合第一的位置,总是会引来争议的。
所以相对零点场的评论,接下来的人都不客气了起来:
“没那味了,后面强行升华,些许厌倦。”
“全剧136分钟:110分钟的跑路+15分钟的父女故事10分钟的推理+1分钟的广告。”
甚至有人直接表示:“陈思成的才华于此而尽了吧,在霓虹推理大国果然见光死。如果说在泰国是惊艳,美国是普通及格,这部就是不及格。所有的反转都在预期内,丝毫没有恐怖感,惊慌感,低于预期...”
天河娱乐这边,张铮他们其实一开始也在全力公关。
但这事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唐探3》看得人太多了,不像是那些小范围的圈子,好控评。
于是眼睁睁看着豆瓣评分从中午开分的7.1分,一路跌到晚上的6.6分,也是有点跌的厉害。
那大家只能转向更多的其他方向营销,毕竟分也控制不止,而且《唐探2》的评分也不咋的,而《唐探3》大家提出的bug也确实都存在,不方便回应。
倒是《李焕英》首日取得了接近3亿,口碑大好。
豆瓣开分8.2,更是本次最高的。不过鉴于一句话:“豆瓣分高的,不一定是好电影”,很多人于是还在观望。
于是第二天,《唐探3》8.5亿,李焕英继续保持3亿,整体票房13.8亿,所以算是逆跌。
第三天,口碑效应彻底起飞。
《唐探3》7.8亿,《李焕英》大幅逆跌4.5亿。
而等到第四天,神奇的事情出现了,《李焕英》继续逆跌5.4亿夺冠,《唐探3》4.7亿暴跌...
...
2月17日,大年初六。
上班前夕,已经有不少饭店提前营业,或者打扫着准备营业了。
“真是想不到啊,《唐探3》今天居然预计只有两亿多,《李焕英》5亿多预计。按理来说,不至于这么快就跌下来啊...”
“这很正常,初一的时候唐探百分之三十几排片,李焕英二十;现在李焕英百分之四十排片,唐探只有28。而且口碑上,唐探是高期待低结果,李焕英是低期待高结果,自然是差得多了。”
“其实也还好了,至少唐探3后面的那个反转,你都没看到叶青在那段的表演也好精彩!”
“是啊,可不就是靠着他那一段撑着么?我记得电影最开始都不怎么宣传重点叶青的,现在全部都是说叶青那一段如何厉害,以及讨论秦风到底有没有黑化,算是保持了一点热度和下一部种子。”
“对的,如果没有最后那个疑问,下一部我可能都不是那么想看了。”
“差不多,至少我不会第一时间去看,要看口碑。”
楼下的咖啡房里,花姐听完这对小情侣的讨论,转向其他话题后,她自己也起身,端着咖啡上楼了。
作为经纪人,圈外人可能不太知道她。
但是她手上的叶青,现在可是正处于风口浪尖——投资的电影口碑票房大爆,主演的电影最大的亮点来自于叶青增加的部分,春节档两部冠军种子都和他有关。
能不热乎么?
连带着天河娱乐,都有一堆投资人上来谈这件事情,拿着钱排着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