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人能够体会柳三变的心情,觉得他只是科考不中发发牢骚。
落榜学子,发发牢骚,很正常。
但坏就坏在柳三变太有名了,如果他是私下发发牢骚,肯定没人会去管他。
身为知名人物,汴梁网红,柳三变不该让这篇词广为流传的。
因为这篇词,让很多人对柳三变惋惜的人转变了立场。
此后,柳三变的风评急转直下,从风流才子,变成了欢场浪荡子。
不多时,晏殊收回思绪,缓缓道。
“昔年,曹子建七步成章,乃盖代之才。”
“然,官家可知陈思王是如何看待诗词的?”
李杰当然知道,他等得就是这句话,不过,在晏殊的印象中,他肯定是不知道的。
所以,他微微一拜。
“请先生指教。”
晏殊抚了抚须,缓缓道:“陈思王言,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
“官家,此言何意?”
李杰若有所思,沉吟半晌道。
“陈王的意思应是,辞赋,小道尔,不足以宣扬大义,垂范后世。”
“先生,我懂了!”
这一句我懂了,顿时让晏殊把准备好的话重新咽回了肚子里。
官家懂什么了?
晏殊有心想问,可又怕问到什么不该听的。
想了想,晏殊最终还是没有追问。
看到晏殊欲言又止,李杰什么表示也没有。
有了‘辞赋,小道尔’这句话,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今天的言论,不过是为了日后改革进士科坐铺垫而已。
宋承唐及五代之制,科举设有进士科与明经、诸科并列,其中进士科最重。
进士科也被称之为‘将相科’,因为想要出将入相,必须是进士出身,如果是明经或者诸科出身,很难身居高位。
如今,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大略是,凡进士,试诗、赋、杂文各一首,策五道,贴《论语》十贴,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其中,占考评份量最重的是诗赋。
后世的人都知道,以诗赋取士,肯定是不靠谱的。
为官者,最先考量的应是考生的综合素质,德才兼备,既要注重考试成绩,又要注重考察结果。
同时,还得与时俱进,不同是死读书,不知变通的人。
李杰对现在的进士科考试制度很不满,单凭诗词,完全不足以考证考生是否可以为官。
当下科举中,进士科最为荣耀,一旦金榜题名,除了前几名会授予京官,绝大部分进士都会外放到地方担任地方官。
这样的任官制度,也不合理。
同样是封建王朝,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明显更加合理。
尤其是观政进士制度,自明洪武十八年始,凡进士登科,先给禄米,于诸司观政,使其谙练政体,然后擢任之。
另外,进士科考试中,诗赋的考量比重也得降低,应该更多的考量策和杂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此时的晏殊,压根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李杰给坑了,而且这个坑很深,很深。
毕竟,进士科取士,涉及天下万万士子,乃至士族的切身利益,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动,都会被无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