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华到了二楼敲开黄社长的办公室,对方看到他进来直接开门见山:“小方,我刚才看到你在讨论会上欲言又止,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者建议不方便在会上说?那就在这里说嘛。”</p>
方明华也没推脱,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黄社长。</p>
他觉得黄社长这人不错,最起码不会给你扣大帽子上纲上线。</p>
黄社长听了目瞪口呆。</p>
“什么?给征文大赛拉赞助?登广告?”</p>
过了会才缓缓说道:“小方,你这个方法好是好,但不太合适啊,现在人们对广告赞助之类争论很大,咱们《延河》可是严肃文学,咋能和铜臭味挂钩呢?“</p>
不过,黄社长说完自己就感觉很尴尬。</p>
明明是缺钱,还必须摆出一副视金钱为粪土的样子!</p>
“或许,过上几年就行,但现在不合适。”黄社长说出自己的结论,又看着方明华:”小方,你脑子活,看有没有别的办法?”</p>
黄社长这态度,方明华一点也不惊讶。</p>
都赞美第一个吃螃蟹人的勇气。</p>
可是谁知道这个人当初承受了多大的压力?</p>
大家都是凡人,没必要过多苟责黄社长的保守。</p>
“还有个办法,我们可以在报纸上,最好在人民日报上登载一条征稿信息,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踊跃向《延河》投稿,稿费从优云云。”方明华说道。</p>
黄社长一听,眼睛亮了。</p>
“嗯,这法子好!花小钱办大事!我马上联系《人民日报》驻秦记者站,争取早日登报!“黄社长兴致勃勃。</p>
这其实也是变相的广告啊。</p>
但黄社长似乎不在意?</p>
杂志社动作也很快,四天之后,就在《人民日报》文艺板块不起眼的角落里登载了一则收稿的消息。</p>
不长,就几行字犹如一个豆腐块。</p>
方明华看着报纸。</p>
也不知道千里之外浙省小城里那个叫余桦的青年看到没有?</p>
如果看到就赶紧投稿《延河》,我保证绝对不会让你来西京改稿,文章立即刊登而且从头彻尾都可以不光明!</p>
来改稿也行,顺便来西京玩玩嘛,看看兵马俑逛逛大雁塔什么的.....</p>
可是让方明华不知道的是,千里之外的余桦根本都没看到这份《人民日报》!</p>
卫生院唯一一份《人民日报》还躺在院长办公室里睡大觉,他一个小小的牙医根本没资格看。</p>
此时的余桦正坐在自家的书桌前,认真修改着自己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第一宿舍》。</p>
看着已经改的乱七八糟的底稿,不由得叹了口气。</p>
前不久投稿《燕京文学》失败。</p>
算了,目标降低点吧。</p>
这次,他瞄准本省内的一家市属杂志《西湖》。</p>
俗话说的好,“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这份征稿启事没让南方一心想当作家的牙医看到,却引起北方一位文学女青年的注意。</p>
冀省,保定。</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