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吏员们已经将卷子的糊名揭开了。
众人比照着大宗师给出的评级,结合四书题、五经题和试帖诗的得分权重一一将之排序。
但这种排名只是粗略大概的。
他们只是结合三个考试项目将考生们的名字分为十等。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至于第十等,那就是名落孙山,下次加油吧。
按照杨寅秋的设想,他在分数权重最大的四书题中,已将【徐鹤】所作之文给了个【点】的评级,
现在徐鹤面临的情况有三种,一是点加圈,那他就用试帖诗做文章,最后给他个下山的名次。
点加横,下中。
点加点,按例是不取的,但他再以试帖诗做得好的名义,将其取个下下。
这样无论如何,他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所以,这时的杨寅秋特别关注下上、下中、下下这三个分类。
他叫来吏员,找出这三类试卷一一翻了起来。
果然,在翻到第二十七张卷子时,他看到了【徐鹤】的破题——【圣人所谓孝之至者,德所发也】。
可当他看到卷首的名字时整个人都傻了。
“海陵储渊?储渊是谁?这,这,这,这不是徐鹤的卷子……”
杨寅秋脑袋上突然汗冒了出来。
他赶紧将手头上的卷子全都翻阅了一遍,可徐鹤的卷子并不在其中。
“难道是发挥失常,被罢落了?”杨寅秋这个念头刚刚升起便被他否了,“不可能,以我上次在徐家族学观之,此子之才胜过常人多矣,没理由院试时冥然众人吧?”
想到这,他面无波澜,强压下好奇,将手里的卷子又大概分出了些名次。
“去,把中段的卷子全都拿过来!”杨寅秋吩咐伺候在旁的道台衙门书吏。
等书吏们将几筐卷子抬来,他又是一阵翻找。
彭汝玉和书吏们见状心中不由好奇,这大宗师到底在做什么?拿到卷子不是一一比照,而是先看页首姓名,倒像是专门找谁的卷子来着。
但考场之后,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大家全都选择缄默不言,准备看看杨寅秋到底在寻找谁的卷子。
可是一通翻找下,杨寅秋还是没有在这些卷子里发现徐鹤的试卷。
他终于有些坐不住了。
“不可能吧?难道是上选之文?”想到这,他后背浮出一层热汗。
这时候叫他把中段卷子看完再看上段,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他皱眉急切道:“去,把上段的卷子全都给我捧过来!”
书吏们一头雾水地相互看了看,全都搞不懂杨大人这是抽了什么风。
但大家终究不敢多问,几个人去了,又将上段的卷子拿来。
杨寅秋几乎是瞪着眼从第一份卷子看起的。
四书题的筐中,当他看到三十多份时,徐鹤的名字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帘,他心中“咯噔”一下,转而看向文章,下一秒,脸上火辣辣地蔓延开来,瞬间让他那不怒自威的脸皮通红。
彭汝玉见状好奇地凑了过去一看,首先卷面上那笔字就让人心情舒畅,一笔一划规规矩矩,再看破题之言:“【圣孝之大,一德之所致也】。”
老彭见到这个熟悉的开头,恍然大悟道:“原来大宗师找的是这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