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切诺的《圣罗马诺之战》描绘的是1432年6月1日锡耶纳军队和佛罗伦萨军队之间的一场的战争。作品分三部分,其特点是画面立体感强,具有强烈的纵深感,透视精准。
乌切诺用他的数学知识精确的计算出画面的透视灭点。整个画面中的场景被画家进行了刻意安排。他把画面中所有的人物、动物和其它物体都精准的放置在画面上,如果我们把这些人物和景物的各个点之间用线连接起来就会发现它们都交汇于同一个灭点上。
这三幅作品中画家所描画的人物比例、大小和透视关系,都按照透视法的原则描绘的。如手持长毛的士兵与场景的比例关系,都按照透视原理成比例地缩小向后方延伸,画面表现出强烈空间感。乌切诺还运用透视缩短法描绘倒地的士兵的身形,他明显的缩短了人体比例。在乌切诺之前,没有人向他这样用精确的几何计算准确地排列画面中的各个元素的位置。乌切诺的作品显现出数学推演出来的透视法的秩序性,但他太过于强调的透视的规律性,使得画面缺少了艺术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佛兰西斯卡创作了表现耶稣受到鞭挞的作品《鞭挞》。这幅作品是双联画构图,画面上精准的建筑结构和细节以及画家令人惊叹的透视法的应用让人过目不忘。
我们在这里不讨论这幅作品的绘画内容,我们从弗兰西斯卡的绘画技巧上加以分析。在这幅作品中画家采用前景和后景的方式表现绘画主题,并用立柱把画面进行空间分割。画家把画面分割成两部分,但两组人物没有轻重不一的现象。画面的左边为后景,在暗淡的月光下,耶稣正遭受着鞭挞。画面的右边是在晴朗的天空下三个男人在谈论问题。两组人物似乎没有任何关系。
弗兰切斯卡用他掌握的空间、光学和数学知识,让左侧画面中心灭点落在了耶稣的身上,并让左侧画面中的光线、房顶、柱子以及大理石地面的透视线都交汇于中心灭点上。右侧的画面在明亮的天空下,光线、建筑和人物空间透视线也都汇聚在特定的灭点上。
佛兰西斯卡用一明一暗的两个场景进行对比,用前景衬托后景的空间,渲染画面的气氛,使得另一空间中的人物更加立体。我们还可以同时看到建筑物内部的透视动态。这种以一个场景渲染另一个场景的表现手法,是弗兰切斯卡典型的艺术表现手法。
曼特尼亚的《哀悼基督》表现基督死后,圣母玛利亚等人的悲伤场面。曼特尼亚在创作的过程中采用透视缩短法来表现基督死去时的悲伤场景。画家采用平行视角从耶稣的脚部看过去,视线与画面平行,为了不遮挡视线,他把耶稣的脚,画的稍微小了一点,这样画面更加立体,同时画面中还产生了戏剧化的效果,增加了悲伤的气氛,让观者产生了悲剧感。
画家并不是用透视法展现绘画技巧而是用透视缩短法营造了一种悲伤的气氛。用透视法营造画面的气氛,这种方法往往会起到不一样的烘托场景的效果,这是曼特尼亚的创作特点。
[1]《欧洲史-转型时代:1450-1914》诺曼.戴维斯刘北城郭芳译中信出版集团p8
[2]2008e-ducation.it.s.p.a.,florenceunesocietescalagroup,florencep228。注:《欧洲史-转型时代:1450-1914》诺曼.戴维斯刘北城郭芳译中信出版集团标注创作年代是14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