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停靠处</p>
将翻译好的信息打开,众人首先将目光投向星图。</p>
锅盖茫茫之星一共有五颗行星,与其他恒星系一样都是椭圆轨道,大小不等,其中最靠近主序星的那一颗,其半径比地球还大两倍,但距离非常近,白天地表温度达到六百摄氏度,夜晚零下一百六十多度,妥妥的是一颗环境恶劣星球。</p>
其次是第二颗行星,同样是岩质星球,这颗行星在主序星的宜居带内,嗯是人类以自身环境定义的宜居带,而非耐尔文明。这颗星球就比较小了,赤道半径仅有四千公里,也就比火星大一些。</p>
位于第三轨道上的星球,则是耐尔文明第一星域势力在锅盖茫茫恒星系的主要居住地,上面一座座如同超大型蒙古包一样的半地下城市星罗棋布,其轨道之上更是存在数座大型空间站。</p>
接下来是一颗赤道半径达到56000公里、极半径达到52321公里的气态行星,个头稍微比土星小一些,此星球也是锅盖茫茫之星唯一的气态行星。</p>
此行星周围还有六颗大小不等的岩质卫星。</p>
从耐尔文明发过来的星图上看,耐尔人已经在这些卫星上进行了各种资源开发。</p>
最外围的一颗,则是一颗直径只有5012.6公里,稍微比木卫四大丢丢,但它却不是卫星,而是实实在在的一颗行星,因为他是绕着恒星旋转的星球.嗯,其实如果光是绕恒星运转这一点也不一定就是行星,比如冥王星那样太小的星球就不算。</p>
冥王星实在太小了,直径只有2376.6公里,其绕行又不在太阳的黄道平面上,而且因为质量太小的缘故,其产生的引力根本不足以肃清它轨道附近的小天体,故而被踢出了九大行星行列。</p>
至于现在最外围的这颗行星,虽然质量也很小,但却实实在在称得上是一颗行星。</p>
此行星的外围,还有一层不太浓密的陨石带,距离此行星轨道大概有2个天文单位,陨石带宽约莫有1个天文单位,大部分分布于锅盖茫茫之星的黄道平面上。</p>
如果外面的飞船想要从黄道平面方向进入锅盖茫茫之星内范围,则必然要经过这片陨石带。当然了,太空并非平面地图,因此想越过这种大部分都分布于黄道平面的陨石带,只要从上下方向绕进去就可以了。</p>
从星图上看,耐尔文明安排给人类停靠的地方,就是陨石带里边的那颗最外围轨道上的行星。</p>
其实对于这五颗行星,耐尔文明都有命名,但如果直译过来的话,那名字有些奇怪且不好记,就比如那第一颗行星,翻译过来应该叫威尔母鲁苏茫茫之星,之外的其他行星也是这种命名风格。</p>
这种名字,人类这边的科学家不用多想,就知道应该是耐尔文明以自己的某位科学家或者专家名字命名的。</p>
就跟人类地球时代一些国家对太阳系内一些星球的命名一样,虽说是为了纪念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但这种命名方式当真徒增学习成本。</p>
因此为了方便,人类直接将第一颗星球的名字叫做锅盖一号行星,第二颗叫锅盖二号行星,以此类推。至于这些行星轨道上的卫星,人类也以此为基准,称之为锅盖N号行星第M号卫星。</p>try{ggauto();}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