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交流,蓝垒夏了解到保罗斯率领的教导营是一支合成营,由病毒爆发后整编而成。不过经过了半个多月的苦战后减员相当严重,800多人的队伍如今就剩下465人了。
t–90病毒所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制作出海量的“游荡者”,米拉尔人也已经完成了星际殖民。在现代化的武器面前,再多的变异体也不堪一击。
但之所以整个社会结构都面临崩溃,是因为生产力后勤的破坏所导致的。简单来说,“游荡者”越多,可以投入生产的健康人越少,而为了检查出病患,生活生产又受到影响。
一旦工业、农业、经融等受到影响,医疗的药物、器械等方面的生产投放也受到影响,而等到医疗体系崩溃。一系列连锁反应发生,最后导致军队后勤供应不足,兵源短缺,伤兵也难以得到医治。
保罗斯也不避讳,他之所以主动跑过来帮忙守星港,实在是缺衣少食,武器弹药也到了用尽的边缘。
他所派出的空中魅影虽然神奇,但原能音波炮的“音爆”炮弹是用一发少一发。仅剩十余发库存了。
按理来说,保罗斯的部队不能驻扎在星港,而实际上由于病毒的存在,蓝垒夏也不想突然哪天睡着时被“游荡者”咬死。商议过后,保罗斯的部队还是去星港外围的公路两侧民居和商贸大厦驻守了。
不过米拉尔人的医疗队和工兵可以留下,帮忙组建野战医院,以及制造些力所能及的简陋武器。
只是由于缺乏原料,兵力不足,部队一直被压制在星港内,设备无法制作,所以进程相当缓慢。而由于特遣队随行的翻译官水平有限,日常交流还行,要看懂星港各类设施和库存物资,各类材料报表则难免发蒙。毕竟单从配料表很难整明白一罐物质的具体用途。
好在这次有了米拉尔人带路,翻译官,翻译器一起用上,双方连说带比划,找出星港设计图和物资清单,才算是大致把斯科特星港情况捋清楚。
整个星港占地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是军民两用型,日货运量达到54万吨。由于病毒爆发,很多物资到港后没能及时送出,于是星港内实际大约能有200多万吨的存货。
这些物资中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有蓝垒夏托运来的170吨冰泪石,有电子产品,有交通工具,有家具百货,也有海鲜冷冻食品,有药品,也有大批的医疗器材等。
甚至军火都有不少。当然是米拉尔人序列的,人类压根不会也无法使用。
可能是最初想要扩建医院,以及补充军队,可是还没等到分发,有关机构就停摆了。于是货物就一直积压在了港内。
最后双方清点统计得出的结论是,港内堆积的物资足够300万米拉尔人生活半年,不是简单的活着,而是包括工作和生产。也就是说,足够一座300万人的城市运转半年。
库存方面,双方找到了数千吨的液氧、二千多吨液氮和以万吨计的液氢。毕竟米拉尔人的主要能源就是氢能。而航天助燃剂少不了氧,飞船内部同样需要氧气。至于说液氮则是提取以上两者的副产品了。
“也就是说,你这里并没有欧文将军,就你一个上尉军官?”保罗斯颇有些惊讶地感慨。
“不过谢天谢地,这里的物资保留得还是非常完整的。至少我手下的聚能武器都不再缺乏弹药了。”保罗斯走时说,“至于野战方舱式医院,可能的话尽快建立起来,我这边的伤兵比你多得多。”
保罗斯所说的聚能武器,是米拉尔星人使用的轻武器,原理则是被人类抛弃的空气枪。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曾今有人提出采用空气为弹药,压缩后射出。但随着动能武器的普及化,固体的金属子弹很快就取代了威力有限的空气。
不过,对于一门心思研究声波攻击的米拉尔人,则完全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他们的武器主要就是音波。甚至他们的坦克都没有炮管,而是采用声波发声晶体,利用高频震荡分解物质,把面前一切的敌人化作飞灰。
空气枪在他们这里称为“聚爆枪”,子弹是压缩低温制成的金属氢。也就是说把氢气压缩成固体击发。
由于氢气易燃易爆,在击发出去不久就会剧烈膨胀,可以打出微型云爆弹的效果。从而利用高温和爆炸冲击波杀伤目标。
而他们的火炮被称作焚化炮,一般挨上一发,也确实得被焚化,连去火葬场的步骤都省了。
米拉尔人还有一种武器,是利用纳米机器人的高速切割达到侵蚀效果,被称之为风之尘。
送别了保罗斯,凯奇向蓝垒夏汇报自己的下一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