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钱的情况下,陈青兕这一招,诱惑极大。</p>
李治显然心动,只是他有些不好意思说出口,感觉丢自己天朝上国天可汗的脸。</p>
“既有争议,此事再议。”</p>
他说是在议,可在座的诸位,无不是人精,都知道天子是心动了,只是不好意思在这种场合谈论这种丢脸的事情。</p>
众人皆不说话。</p>
李治也不再谈论吐蕃的事情,而是针对西域作了部署。</p>
对于西域,陈青兕没有发言,他对那边是真不了解。</p>
但就是因为不了解,也可见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p>
真要有特别的,陈青兕不可能不知道。</p>
故而听说裴行俭已经在西域独当一面,也就在一旁旁听。</p>
对于裴行俭这位儒将的能力,陈青兕自然不会怀疑,有他在西域,一切无忧。</p>
朝廷对西域的态度现在就是求稳发展,只有西域稳固,商道才能赚钱,朝廷才有余力收拾高句丽。</p>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海东。</p>
李治对于海东高句丽有着特别的执念,谈论到此处的时候,整个人的气势都变得不一样了。</p>
殿下文武也肃然谨慎。</p>
李治目视兵部尚书姜恪。</p>
姜恪直起身子作揖道:“海东的情况现在很是激烈……”他说这话的时候,忍不住看了陈青兕一眼,身为兵部尚书,他已经发现朝廷的军事部署已经完全为这个青年左右了。</p>
除了西域他没有涉足,北地的三受降城体系,青海吐蕃的战略构想,都是源于他手。</p>
这还是在不在兵部任职的情况下,若他入了兵部,成为了兵部的第三把手,凭着他现在掌控的政治资本,哪里还有自己说话的地方?</p>
心念于此,姜恪打了一个哆嗦,回过了神说道:“因为朝廷减弱了对高句丽的压力,也放纵了对百济的管制。现今两国对新罗的攻势越发猛烈,新罗已失不少城池。但都是一些边境小城,围绕他们都城修建的关键城池,并未失陷。面对高句丽、百济的夹击,新罗看似不敌,内里却显得游刃有余。当然百济、高句丽都未敢全力进攻。高句丽是怕我军突然加强攻势,尽管我们最近进攻消极,可只要我们边境有部队,哪怕什么也不干,高句丽都不敢放松。他们的主力,始终防备在辽东一线。”</p>
“至于百济,他们的态度应该是占便宜,趁着他给高句丽袭扰进攻的时候,夺回一些用他们话说,原本就属于他们的土地。百济对于朝廷还是有些忌惮的,并不敢大举进攻新罗。”</p>
“三方都是世仇,谁也不服谁,谁也奈何不得谁,相互僵持着。”</p>
李治说道:“朝廷短期内并不打算动兵,只是海东的情况,总拖着也不是事情。现在北地、西域、青海都趋于稳定,也是时候先行拟定海东方略。”</p>
并不是要立刻出兵,而是定一个战略,先做准备。</p>
李治表完态,陈青兕立刻发现,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p>
今天只有一更,上午带宝宝去打疫苗,晚上闹得厉害,没心思写了!不好意思!</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