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战略:清江造船厂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战略:清江造船厂(1 / 2)

朱允炆也考虑过制造铁船的可行性问题,后世有机器挖矿,有高炉冶炼,有电焊加工,可这是在古代,纯人工时代,真的能制造出铁船吗?

答案是:

能!

任何人都不应该小瞧中国人的智慧与能力,在一穷二白的年代,在算盘的声音里,在金银滩猎猎的寒风中,在日以继夜的钻研中,在罗布泊的惊雷中,明明白白,堂堂正正的证明了一点:

中国人是有智慧,有能力解决一切难题的!

后世人如此,大明的大国工匠们,不应该也是如此吗?

没有机器挖矿,那咱就用人挖,没有高炉冶炼,那就用矮炉,没有电焊,那就用锤子敲,铁壶都能包出来不漏水,船你们包不出来?

在朱允炆看来,铁船制造最大的难题,还不是这些技术性的问题,而是动力问题。

一般铁船还好,没有风的时候划桨也还能跑跑,但如果是大铁船,没有风怎么跑?

宝船有长橹,拼了力气吆喝吆喝也能坚持一段时间,可大铁船自重更重,吃水更深,把长橹挥断了,也未必能提供多少动力啊……

说到底,铁船还是需要配蒸汽机才合适。

看来需要在国子监专门开设一个蒸汽动力学专业,总靠人力也不是个办法……

“皇上,我们输了。”

梁尚才、王二等人低头,一脸愧疚。

朱允炆哈哈大笑起来,摆手道:“输赢并不是结果,明白问题,找准方向才是结果。古人有曹冲称象之典故,想来你们也是熟悉,朕就不再多说。大象在船上,如此沉重尤能支撑,这铁船在水上,为何就不能跑?”

“说到底,是我们没有想过制造铁船罢了,毕竟木材到处有,取材方便,打造起来也方便,而铁料本就少,拿来造船属实有些浪费,加之造船不易,纵有人动过这心思,怕也无法实现。”

梁尚才疑惑地问道:“那皇上让我们制造铁船,是为了?”

朱允炆收敛笑意,严肃地说道:“前人没有做到,我们后人做到了,不是更显得伟大吗?”

“伟大?!”

梁尚才不太明白这个词的内涵,但似乎自己的余生,不再是那么迷茫了,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方向,有了一个更有奔头的目标,那就是:

铁船!

朱允炆粗略地解释道:“其实先人在这方面已经有过研究,墨家还专门论述过。朕简单的说下,这物体在水上是漂浮,还是沉下去,与物体是铁,是石头,是木头本身没有关系,而是与水有关系。”

“这……”

梁尚才等匠人惊讶不已。

浮不浮在水面上,不是看上面的物,难道只是看水?

若这是正确,那锤子、榔头、石头……都能漂在水面上?

看水?

水有什么?

朱允炆解释道:“水中有一种力,名为浮力,也就是向上托举,不让物体下沉的力。而浮力的大小,不是由木头决定的,也不是由这铁锅决定的,而是由木头放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水的密度所决定的……”

“等等,皇上,何为体积,何为密度?”

王二一脑袋浆糊,浑然听不明白。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就连工部侍郎黄福也都是一脸木然,这都什么跟什么,虽然听清楚了皇上说的每一个字,但怎么组合在一起就听不懂了。

“体积,就是所占空间的大小……密度……这其中还有体积公式,也就是质量除以密度……呃,质量,可以简单理解为重量……”

“怎么来的?朕怎么知道谁弄出来的公式……”

“朕的意思是说,你们记住公式就好了,哪里那么多为什么,想要知道去国子监学习去……”

朱允炆很是无奈,自己就是一个文科生,知道阿基米德浮力公式已经证明自己上课的时候没睡觉了,还让自己给出论证办法,一脚踹到池子里去!

要是能推导公式,有那个数学能力,自己还用得着学历史与古汉语,不学这些,也用不着去南京,也就不会摔一脚来大明……

粗略地讲述了一番,朱允炆便不再开口,不是不想继续说了,而是对于工程学、浮力力学实在是知晓有限,就算是在树下砸十个苹果下来,朱允炆也会啃掉,而不是想想地心引力……

“大致就是如此,你们自己琢磨吧。”

最新小说: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草根皇帝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