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宗族,更加如此。
所以朱英的第一站,并非什么大城,亦或是直下江南,反而先要去看的,是那些很少有人关注的小县城。
丹徒县。
这是南直隶镇江府下管辖的一个小县城,距京师也不算远,不到两百里地。
朱英这边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已经抵达。
比起邻边的丹阳县,金坛县,丹徒县因为位置相对靠后的原故,就显得并不是那么的繁荣。
朱英便就选择这里,当做一个突破口。
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叫做屈死不见官,冤死不告状。
灭门的知府,破家的县令。
很显然,现在的朱英目的极为简单,就是为了最为底层的百姓而来。
同时,他要更为深入的了解,在当今这个年代,地方官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丹徒县这里,还算是临近南京,可谓是就在皇家边上,对于接下来朱英的一些想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自西域起家,而后到现在的大明太孙,严格来说,朱英从未真正的在大明的民间生活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律法已经修订在逐渐完善的阶段,而有关于地方官权力的组成,或者说避免一家独大的情况。
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完成。
有道是没有调查,就没有足够的发言权。
有些律法的制定,是否真的能够让百姓的权益得到伸张,这些肯定要亲自探查后,才有了解。
否则出现何不食肉糜那等情况,就是极为尴尬了。
前世的一些东西,是否能够生搬硬套到目前大明的社会环境中,这个是很难说的。
超前的时代理念,带给如今的大明百姓的,可能不仅仅是本身的权益,更有可能是灾难。
朱英其实也想过,现在的大明百姓,到底值得不值得如此来做。
或者说维持表面上的稳定,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随着工业大开发的初始,在朱英的心中,顶多不过三年五载的时间里,随着水泥道路的不断修建完成,那么大明将会迎来一次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这种发展之下,是否要特别注意到,当今的百姓能不能适应。
之前,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朱英许久。
毕竟他是站在一个最为巅峰的位置,来看待这个问题。
直到有一天,出宫的时候,他去到自己在京师办下的学堂。
那里的一个个,曾经是乞丐的孩子,现在也能坐到学堂里听老师讲课。
这个时候的朱英才意识到。
不管是哪个朝代,百姓才是真正的国家基石。
一个国家的高度,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百姓,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根都烂了,大树还能繁荣下去吗。
恐怕到了那个时候,衍生出来的,是阶级的更加固化,百姓看不到任何的出路。
想明白后,才有了这次巡查的目的。
丹徒县前,朱英自然不可能说带着这么多人入城。
而在这里,早就有群英商会的商队等候着。
张伯看到缇骑们的过来,赶忙下车迎接。
见到朱英下马,朝着自己走来,稍稍迟疑过后,躬身作揖:“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