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只有吴国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父死子继、连兵马都能继承。而魏国的军队是国家的,尤其是驻扎在各地的中外军精兵、本就属于中秧军编制。
秦亮来到灵堂时,便看到外姑婆王氏跪坐在门口的席子上、正迎接吊唁的人。
王氏一身粗糙的生麻衣,看起来却挺俏丽,尤其是那长腿、身段,随便裹块布也挺好看。她一脸悲伤,更添了几分楚楚可怜。
王氏发现秦亮,立刻抬眼看了他一眼、随即又垂下眼睛,眼神依旧有一种丰富的韵味,复杂到难以描述。她接着便跪坐在原地,向秦亮揖拜行礼。
人们对跪礼的观念不一样、平素基本不会行跪礼,此时王氏仅仅是因为跪坐的姿势。
王氏是长辈,秦亮便也立刻跪坐下来、面对王氏揖拜,说道:“请外姑婆节哀。”
刚这么一说,王氏顿时就掩面发出了泣声。刚才她不哭,一提到哀字就哭。不过好像这是规定的礼节,只要一提到死者相关之事,近亲就应该表达悲恸的举动。果然后面的郭统等人也哭了几声,众人纷纷劝解。
秦亮也露出悲意,叹了一声气。但他本来就毫不伤心,刚才看到王氏俯拜的姿势、前低后高,一时间竟然有点走神了,想到了上次在洛阳王家宅邸时、她的另一种模样。
那时也要避免危险,秦亮用了以前与玄姬亲近时的办法。因此刚才秦亮看到王氏俯拜,脑海里才会浮现出乱七八糟的意象。
在如此肃穆的气氛中,秦亮也觉得、自己暗地里的心思有点不太像话。关键这里是郭淮的灵堂,秦亮赶紧努力抛却心中的胡思乱想,尽量让自己严肃起来。
秦亮一边这么想,一边像是说给自己听似的,“郭都督薨于战场,为国捐躯,朝廷诸公、皆感怀郭都督的功勋。”
后面的郭家人、武将们纷纷看过来,秦亮从余光里发现,有几个人脸上露出了欣慰之色。郭淮在西线那么长时间,必定对一些将领有恩惠,如此场面是在意料之中。
郭淮死了之后,他的部将还在西线、自然也会树倒猢狲散,跟先前那个胡奋是一样的,须要重新找靠山。但是郭淮与司马懿不一样,司马懿是谋反罪,郭淮却算是阵亡;秦亮当众如此表态,应该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场面。
有时候,人便是身不由己。秦亮明明对郭淮不满,此刻也只能表现出相反的心情。
秦亮稍作停顿,改变了称呼,“外姑公的消息送到洛阳后,外祖也很难过。外祖担心外姑婆悲伤过度,叫我到了长安之后、定要劝外姑婆将息身体。”
王氏哽咽道:“家兄的好意,我知道了,你们不用担心。”
秦亮这才起身道:“仆先去给外姑公上香。”
他说罢走向灵堂里面,准备找香。这时王氏也过来了,她从木案下面拿出了三炷香,动作轻柔地递给秦亮。秦亮这才拿到油灯上点燃,向桌案上的木牌揖拜鞠躬,然后恭敬地把燃香插在香炉里。
行过礼之后,秦亮与王氏一起往回走,秦亮又说道:“外姑公的仇人是姜维和司马师,仆愿有朝一日,能斩获此二贼头颅,以祭外姑公在天之灵。”
这时有几个将领陆续回应道:“杀姜维,除司马师!”“仆等愿追随卫将军,以报此仇!”
秦亮回顾左右道:“甚好。”
陈泰、邓艾等人去年底都在长安,郭家办丧事的时候应该来过了。不过这会人们既然又来到了灵堂,众人便陆续前去拜谒灵位。
秦亮走出灵堂时,王氏轻声问道:“仲明此番到长安,住在哪里?”
也许只是秦亮想多了,王氏这么一问、他立刻想到了别的事。然而郭淮才死两个月左右,近亲的服丧期得两年多;且郭统等几个儿子都在府上,人多眼杂,秦亮也觉得不该胡作非为,急忙又屏除了念头。
他回答道:“麦子播种的时节快到了,我们不能在长安久留,得赶紧去屯田之地布置诸事,明天就出发。”
王氏道:“仲明到了长安,可以把外姑婆这里当成家里一样,我一会给卿收拾一间房间出来。”
秦亮拱手道:“不用劳烦外姑婆。晚上我到玄伯(陈泰)那里住,正好可与玄伯再交接一些屯田事宜。”
王氏没有勉强,轻声道:“好罢,那仲明一会过来吃晚饭。”
秦亮不再推辞,“有一些素菜素饭就行。”
wap.
/67/67446/2108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