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里陈维崧与郑福郑成功都已经被震惊得麻木了,他们协助杨子正做开眼看世界的讲义,除了被杨子正的科学知识所震撼,更多的是配合着科学知识的实验以及相关的科学仪器的制作。
这是杨子正发了狠心了啊,之前他还只是说说概念,写写理论,甚至只是抛出问题。
比如在《中华邮报》上开设一栏‘学问’,每次一个科学小问题,要么是物理上的,要么是化学上的,要么是生物上的,要么是天文上的等等,不一而足。
甚至他前段时间准备写科学教材都是写问题,比如物理100问,化学100个为什么之类的。
但这次泰州学派的人来投靠直接刺激了杨子正,他以为这个世界的读书人是会非常抵制儒学之外的学问的,就算有几个开明的,也只是个例,像方以智,徐光启之流。
没想到竟然会有一个学派的人来投靠,来学习科学。
如果只是少数人喜欢科学,杨子正的策略是自己开学校,慢慢培养,一步一步来。
但如果是有一大批的读书人感兴趣,那就不能只是一步一步来了,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向更多的人展示科学的魅力与能量。
他之前忽视了一个数据,那就是这天下读书人的数量,他一直以为大明读书人很少,每次的科举中秀才每省也不过几千人,举人不过几百人,进士一省不过数十人。
相对于一两亿的大明百姓,这才多少人啊。
但事实上进士选取率约为5,举人选取率约为4,秀才选取率高一点但也不会大过10。
如果按照这个数值倒推一下,每次会试殿试一般选择进士约为300人,300除以5,那么来参加会试的举人约为6000人,举人的选取率约为4,6000除以4,那就是每届参加乡试的秀才约为15万人,秀才的选取率约为10,那就是参加三试的读书人约为150万人。
也就是说每三年就有150万人参加科举,然后一层一层的考试最后中进士的就300人。
按照这个算法一算,这大明读书的人至少几百万人呐,这么多读书人不可能都能靠读书出人头地,儒学的思想里又限制死了这些读书人其它的发展,如果突然出现一个科学的东西,你说那些一直没考中秀才的,没考中举人的,没考中进士的人会不会有兴趣去学一下这科学呢?
这才是杨子正在见到泰州学派那些学子们时脑海里突然想通的一个问题,因为他是后世人,看历史书了解历史文化一直都认为古代读书人少,中个秀才都了不得了,中个举人都要发疯,比如范进中举。
在他的惯性思维里一直认为中举中进士这么难是因为读书人少的原因,包括他穿越到大明的这些年他都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问题真正答案。
事实上是古代科举之所以这么难,是因为进士选多了没有官位安排啊,明朝全国上下的大小官员加起来也就七八万,如果加上武官最多也就是十五万人,相对于几百万甚至更多的读书人来说这就是僧多粥少,所以只能控制进士的选取率了,一次只能选300人,还要三年才选一次。
想通了这一点,那还不赶紧的挖人?哪怕是挖过来二次培养也可以啊,有基础的总比没基础的好。
当然,这些有基础的观念可能没有没基础的那么好改变,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科学直接震碎这些读书人的固有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