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妃一下子来劲了,严震直这人是真的很不错。本来就是有一定的家学渊源,家底子也比较厚实。最主要的是早早的就在英示皇帝跟前效力,看似是六部尚书最末一位的工部尚书,但是这绝对是英示皇帝的心腹。
“殿下,若是汝阳下嫁严家。”看了看徐妙清,郭慧妃说道,“怕是以后”
徐妙清笑着开口说道,“严震直其长子,除了仁孝也无长处。只是陛下感念严震直这些年鞍前马后且颇有功绩,也不吝封赏。严国栋倒是有些才华,打磨下也好步入朝堂。再者就是这么些年,咱大明从不禁驸马理事。”
这也是实话,有些朝代是一旦当上了驸马,基本上就是没有什么前途了。除了个驸马都尉的头衔之外,就别想着要能够做些实事、有什么前途了。
但是明朝不一样,明朝的驸马有权的可不少,老朱是这样、大朱也不反对。而小朱也是一个样子,对于驸马们没少给过机会。
徐妙清继续说道,“这严国栋,本就是陛下赐名。若不是前些年其祖母病逝,其守孝三年,怕是早就定了。说起来,这也是陛下拦着,不许严尚书议定严国栋之亲事。”
这一下郭慧妃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因为这看似是和她商量,实际上这就是单方面的通知一下。虽然是汝阳公主的生母,但是在这些事情上,郭慧妃没有半点发言权,皇帝和皇后才是真正能做主的人。
更何况郭慧妃也能够明白,历朝历代都是这样。不要说宗室了,勋贵或者寻常人家,这婚娶之事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多的时候也是需要考虑联姻的。
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太上皇的心腹之子,而小女儿下嫁英示皇帝的心腹之孙,这也没什么问题。
更何况大女婿是比较有出息的,小女婿看起来也是简在帝心颇有能耐,这不怕没有出息了。
讨论完汝阳公主的事情,徐妙清说道,“十三叔如今在老家,他在大同府所行之事,惠妃想来也是有所耳闻。”
这一下郭慧妃也是比较尴尬了,虽然她和她的哥哥们一样,基本上都是不会体恤下人的。但是她儿子在大同府的所作所为,如果皇帝真的要较真,少不了的也是要被罚。现在只是种田还是小事,被贬斥为庶人也很正常。
徐妙清看了一眼表情尴尬的郭慧妃,说道,“谷王叔如今尚在应天府,只是他即使上奏也无甚作用,到底弟弟也不好弹劾兄长。倒是蜀王叔,惠妃可以手书一封,让蜀王叔上奏章,请入朝。”
这是图穷匕见了,只是徐妙清也不需要多说什么,只是让郭慧妃写封家书而已。这样就可以让蜀王名正言顺的入朝了,这看似是多此一举。
其实朱允煐也可以直接下旨令蜀王入朝,只不过如果朱允煐下旨的话,稍微有点‘难看’,还是别人主动一点的好。这样朱允煐也就可以半推半就,直接润物细无声的削藩了。
虽然很多的时候朱允煐是不在乎所谓的面子,但是如果能够里子和面子都得到的话,朱允煐是真的一点都不介意,他很多的时候还是很贪心的。
既然是这样,有些事情自然也就不需要明言了,郭慧妃想来也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她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她现在写封家书过去,蜀王也好顺理成章的上奏章,这也是给蜀王一些面子。毕竟如果是皇帝直接下旨的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也算得上是给蜀王争取一些机会吧,一些表现的机会。
别管郭慧妃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既然徐妙清都说了这些事情了,郭慧妃自然也是不敢马虎大意,她绝对不会将徐妙清的话当做耳旁风。
大明朝这么些年下来,也就是当初的马皇后偶尔可以对于朝堂之事有些议论。后宫不得干政的铁律,后宫的妃嫔们自然再清楚不过了。
现在徐妙清说了这些,肯定不是她自己的意思。很明显,这个皇后就是帮着皇帝传话而已,只是卖皇后一个好而已,只是在帮着皇后培养威望那么简单。
贪心还是不贪心,朱允煐还真的不是很在意那么回事情。只要有效果,对于他来说也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事情,也就没必要考虑的那么多了。
至于别人的难处,朱允煐也不觉得这有多难。就算他削藩,也不会像历史上的朱允炆逼得藩王自焚、装疯卖傻或者是直接关进凤阳高墙、贬为庶人。
朱允煐的削藩,还是会给宗室足够的待遇,也会让他们继续富贵。也就是大明朝,不需要‘外镇’的藩王了,在京里安享富贵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