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刘协大惑不解。
这些人离开了襄阳,为什么不来长安?去河东还可以理解,为什么还有人宁愿去上党?
一个两个还可以说是个人交情,这么多,就不是个人交情可以解释的了。
刘协再一次头疼了。
他估计,类似的事肯定不是一件两件, 也不是今天才有。如果不是他心血来潮,要查士孙瑞的儿子士孙萌在哪里,他会一直蒙在鼓里。
就算他勤政,每份公文都会过目,也不会看每一份名单。
而且有很多人,就算名字摆在他面前,他也未必知道他和谁有关系,又有什么样的背景。
大臣想糊弄他, 太容易了。
关键这还合乎规矩,诸葛亮、庞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各级官员都有不同的辟除权力,这就是朝廷的制度。要动这个制度,动的就是所有官员的利益。
现在还不是时候,刘协再次告诫自己。
太学的重建要抓紧,而且要紧紧地抓在自己手里。
这时,他想到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另一种解释。
诸葛亮、庞统面面相觑,不知道刘协想什么,为什么脸色阴晴不定,眼中隐隐还有杀气。
等了半晌,刘协才收回思绪,一看二人的神情, 也知道自己刚才失态了,不知道会留下什么误会, 只得没话找话的找补。
“这几个人,你们都认识吧?”
“认识,几个文学之士而已。”庞统语带不屑地说道。
诸葛亮虽然没有发表态度,神情却露出了赞同的意见。
刘协没再说什么。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几个人的确都是文学之士, 并非理政之才。来不来长安,其实关系不大。
最多只是朝廷面子上不太好看而已。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人不来长安未必就是坏事。他们帮忙的本事不大,惹事的本事却不小。一个个成天没什么正事,舞文弄墨,不是互相吹捧,就是批评朝政。
以眼下朝野对度田的抗拒,他还能指望王粲写诗歌功颂德不成?
不来就不来吧,反正都是肉,不是烂在锅里,就是在碗里。
刘协悻悻地放下了文书,搁在一旁。
——
虞翻睁开眼睛,看着被阳光照得透亮的窗户,回想着昨天与天子一席谈的经过,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浅笑。
知音难求啊。
活了四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这么痛快。
果然还是与境界相近的人论道才有意思,与那些庸俗之辈说话都是浪费时间, 浪费口水。
虞翻一转头, 看到了摆在床头的纸,嘴角的笑意不知不觉的淡了。
天子留给他的题目, 他还没解出来。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究竟是什么意思?
天子说这是易学的内容,但他通晓各家易学,唯独没听过这句口诀。
难道是郑玄的新研究?
谷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