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命人取来弓箭、比武用的长矛,由孙策挑选。
他还依据孙策的体型,为孙策准备了一套甲胄。
即使长矛的矛头没有开锋,在战马的冲击下,依然可能造成重伤。有甲胄保护,能够提高安全性。
两人先比射箭。
箭要射得准,不仅需要平时的训练, 更要看心态。如果不能调整好心诚,不管是骑射还是步骑,都很难拿到理想的成绩。
先比射箭,就是要看孙策的自我调节能力,看看能不能在兴奋、紧张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心态。
换好了衣服的虞翻有些紧张,他清楚孙策并不是一个冷静的人。能不能经受住考虑,谁也没把握。
不出所料, 孙策第一番射(四枝箭)的成绩惨不忍睹,甚至有一箭脱靶了。
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 成绩迅速提高,第三番射时,不仅总成绩不错,还有两箭连续中的。
中的(相当于十环)是比较难的事,甚至需要一些运气。即使是赵云这样的射艺高手,也未必能保证在一番射之内有两箭中的。
由此可见,孙策的心理抗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因为第一番射成绩不佳,孙策的总成绩不如赵云,但他的表现还是获得了观战的散骑们一片叫好。
英雄出少年,孙策能在弱冠之年割据一方,独据江东数郡,不仅仅是因为父荫,的确有真本事。
随后比了步战。
赵云、孙策手持长刀、盾牌,你来我往,战在一处。
和刚才鲁肃、周瑜的比武有所保留不同,赵云、孙策都没有留手,几乎是全力以赴。
孙策更是如此。
见识过鲁肃的实力,又听了天子关照赵云的话, 孙策知道赵云的武艺必然在自己之上,自己如果不全力以赴,根本没有取胜的可能。
要留手,那也是赵云留手,轮不到他留手。
所以他一开战,就使出了最强的杀招。
但赵云守得非常稳,没给他一点机会,偶尔抓住机会,一个反击,反倒险些重创孙策,看得虞翻等人出了一身冷汗。
见猛攻无效,孙策立刻改变了战术,围着赵云转了起来,并有意无意的将赵云引入林间。
刘协一看,忍不住点了点头。
孙策的实力不如赵云,但他的脑子很活,看出了赵云的步伐不够灵活, 想以巧取胜。
这未必能奏效——赵云的步伐不灵活是相对于他的手上功夫来说的, 并非真的笨拙——但思路是对的。
至少从临阵经验上来看,孙策要高出周瑜一筹。
如果是孙策攻江陵, 或许不会像周瑜那么费劲,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
周瑜长于战略,孙策则在战术上更胜一筹。这两人如果能配合默契,倒是最佳搭档。
只可惜,眼下还真不能让他们搭档。
否则交州就未必是大汉的交州,弄不好就成了南越国。
眼看着孙策与赵云缠斗,难分胜负,刘协即时叫停,连骑战也免了。
他已经知道孙策的上限,无须再试。
步战胜不了赵云,骑战更没指望。
但刘协对孙策很满意。
谷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