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寒冬,雪梅绽放。
崇祯手里拿着一把火枪,瞄准前面的兔子开了一枪,枪声一落,兔子中枪倒地,颤抖了两下就死了。
崇祯看着手里的火枪,有些意外。
第四代燧发枪。
科技树明显加快了。
有了之前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生产经验,燧发枪的改良加快了。
崇祯手里拿的这把是还没有量产的第四代了。
它的区别在于子弹。
以前的燧发枪子弹很弱,火药填充到填充口,子弹和火枪分开。
即便是第三代的后膛枪也是如此。
但此时崇祯手里这把第四代的燧发枪,则是用纸将火药包裹起来,并且子弹也包裹在纸里,子弹位于火枪的前面,被纸壳包成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放到枪里。
这样有什么好处?
一步完成上膛。
就和后来的后膛枪很接近了。
而且子弹也做了改良,形状打磨非常考究,头部锋利,尾部圆形平整。
自从力学原理开始普及后,科学院经历了一定时间的沉淀,在研究物理方面的各种东西的时候都变得比以前要得心应手多了。
不过每迭代一次,制造厂里的模具也要做改动,毕竟这是工业品,对形状、尺寸都有严格的硬性要求。
改就改吧,反正朕现在有的是钱。
崇祯再去了一颗纸壳子弹,填充进去,朝着前面的树开了一枪。
子弹的改良,从力学的角度来看,摩擦力减小,火药爆发时产生的力道损耗也减小,子弹的射程明显更远。
有效射程已经达到了130米。
“毕爱卿。”
毕懋康说道:“臣在。”
“你这火枪,朕很满意。”
“承蒙陛下垂怜,也是陛下教诲,臣才做出来。”
崇祯转身看着曹化淳,说道:“去通知北京制造局,量产此枪。”
“是。”
崇祯目光落到一边的柳如是身上,说:“《禁枪法案》草拟得如何?”
柳如是披着一件竹青色(中国古代传统颜色)的斗篷,可能是太冷,白嫩的小脸有些发红,她说:“回陛下,昨日立法院已经通过二审,今日会提交到翰林院来。”
柳如是现在是翰林院学士,皇帝老子正儿八经的小秘。
注意,是正儿八经的小秘哦。
“今年的官员考核呢,开始了吗?”
“已经开始了,省级官员的考核流程已经走完,正在送往京师的路上,内阁会在月中提报过来,省级以下的官员,会在月底提报到吏部。”
崇祯将火枪递给一边的张之极,他说道:“小公爷,没让你去打仗,你是不是再怪朕?”
“臣不敢。”
“朕看你就是有怨言。”
“陛下经常教育臣等,战死沙场是一位军人至高无上的耀荣,臣希望战死沙场!”
“你要是战死沙场了,你爹会很伤心。”崇祯笑道,“不过你也不必急,朕也不是让你在北京养老。”
“陛下有何吩咐?”
柳如是给崇祯倒了一杯刚刚烧好的白开水,崇祯接过来,说道:“小公爷,你可知现在的大明朝,经济发展有多快?”
张之极被问懵逼了,他一个军人,哪里能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