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高览率领着他带入到河间国的军队,到了高阳县,就发现,他之前一切的准备全都白费了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
民愤!
就是这两个字。
当然,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高览自己。
若是统兵来到这里的人,是徐盛,亦或者董超,这种情况多半就不会出现了。
高览纵然从袁绍军军队体系之中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他毕竟在袁绍军中身具过高位,并且,他还曾经统兵经过河间国,到幽州去参战,加入到讨伐公孙瓒的序列之中。因此,别说是高阳县,就算是河间国下辖各属县也都听过高览的大名。
袁绍军,就算是经历过第一次黑山贼之乱之后,袁绍将三万人沙汰了出去,交给田丰和张颌屯田,士兵的总数量依然还有六七万之多,这可是纯战兵的数量,还没有算上幽州各郡国太守国相手中握有的兵力,以及青州袁谭手中握有的兵力,以及冀州各郡国县,县城里多至五千,少至八百到一千的守军数量。
这么多的兵力,统兵将领的能力却是良莠不齐的,而且,因为高级以及中级将领对其所统属的军队中的底层士兵盘剥的实在是太过于残酷,这就导致,袁绍军中大部分军队军纪都非常差。
士兵们饥饿无助的时候,竟然要到野外采集菖蒲或者桑葚来充饥,这种场景也只有在袁绍军的无战事的时候,若是遇到战事,袁绍军中的士兵对待敌人未必有多勇猛,但是,他们在对待敌境内的百姓的时候,那绝对是可以立刻变城如狼似虎一般。
这并不是远在益州的金珏对袁绍军的污蔑,参见袁绍联合吕布,在初平四年的那次大决战,依靠着吕布军及其麾下陷阵营的勇猛,双方拼到最后,黑山贼的确是遭遇到了很大的损失,但是,袁绍军自身也遭遇到了极大的损耗。
这就能够看出,起码,在那个时候,袁绍军自身的实力其实并不强。
而在这个时空里,经历过第一次黑山贼之乱后,哪怕袁绍已经沙汰掉了军中三万名老弱残兵,又新征募了一万名青壮补充到了军队当中,袁绍军的战斗力不仅没有因此而得到增强,反而比这次变乱发生之前,变得更弱了。
追根究底,根子还在袁绍自己用人不当这个问题上。
不难想象,以往,一年之内已经没有吃过几顿饱饭的袁绍军士兵,在经历了此次变乱之后,士兵们平常的生活变得更加没有保障了。
而因为袁绍主动沙汰军中士兵的这个举动,一下子损失了手中大量兵力,也就意味着,袁绍麾下的将领们也在同一时间损失了他手中一直都握有的大量空额,由此损失了一大笔收入,因此,这些将领当中的大部分反而会比以往变得更加变本加厉地去盘剥其手下的士兵。
这一点,恰恰就在河间国表现得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