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大汉朝,各州各郡国下辖的属县,具体守军人数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哪怕是战乱多发地,但是因为本地人口稀少,一座县城的守军也有可能会出现不过千的情况。
而在冀州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非常小,冀州原本就是北方数一数二的人口大省,除了在黄巾军之乱结束的时候,钜鹿郡整个郡因为参与黄巾军人数过多,最终导致整个其下辖的好几个县被几乎被皇普嵩杀光,之后的那几年,才会有这样情况的出现。
原本,因为距离魏郡太近的缘故,上头规定安丘县县内的守军总数,保持在三千到五千人的规模即可。但是,在第一次黄巾军之乱结束之后,袁绍便下令,凡是靠近太行山的冀州境内的属县,全都需要在县城里凑齐五千守军。
而安丘县恰恰就在此次增加守军的县的名单当中。
可是,新上任的三个县主官,也包括县长在内,都觉得,安丘县既是在邺城以南,相对邺城,安丘县距离太行山较远,故而,该县的县长和县丞都对县尉王满喝兵血,进而变本加厉地盘剥本地守军的行为放任不管,熟视无睹。
故此,安丘县县尉向上面实报了五千守军的人数,实际上,该县在沙汰完之后,说保有的士兵人数也就将将才三千人,而因为在他各种无节制的盘剥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守军当中已经有近一千人直接逃出了安丘县。
故而,在董超带兵攻入安丘县之后,城西,城南和城北的守军,根本就没有做任何的抵抗,在见到前去加官县城门的时候,他们就立即全都扔下武器,乖乖投降了。
上至把守城门的主将,下至普通的士兵,全都是如此。
没办法,在那个混蛋的手下,穿不暖也就不说了,全年几乎没有一天能够吃上饱饭的,而安丘县县城内的守军,也是袁绍治下军队体系当中,第一个出现守城士兵需要在城外野地里采集菖蒲或者桑葚用来充饥的。
这种状态下,谁又愿意,谁又可能出手为县城里的三个混蛋拼上自己的性命呢?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金珏的建议,魏明的极力约束之下,他和张燕共同发动的第一次黑山贼之乱,单是大部分黑山贼的表现,在冀州和幽州民众当中树立下了非常好的典范。
在第一次黑山贼之乱当中,张燕亲自下令,嘱咐侵入到冀州和幽州境内各个属县的头目,只准袭击和劫掠本地世家或者豪强们在城外建造的庄园,若是有实力的,也可以试着攻一攻,但是,严禁任何头目,派兵袭击普通百姓。
在那个时候,在黑山贼当中,已经有不少头目对张燕下达的任何命令都阴奉阳违,甚至是公开违抗,但是,在第一次黑山贼之乱当中,最终还是八成以上的头目选择听从张燕这一次下达的这个命令。
这么多头目最终选择听令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利益两个字。
张燕,魏明,或者说是金珏,用来辖制这些黑山贼头目的方法或者手段,无非利益两个字而已。
没错,就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