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百姓,州牧大人在这里强调过,他所指的百姓只是秦国范围内的百姓,而并不包括秦国范围之外,其他六国的百姓。
先汉的儒生所写的那片非常著名的过秦论中,讨论了很多关于大秦统一天下之后的得与失,但是,他却只是站在统治阶级和士人的角度去评价,却从未站在秦国百姓的角度去评论过。在州牧大人看来,在战国时期,真正为秦国平定天下真正立下大功的,并不是那些杀人盈野的大将,而是每一个秦国的普通百姓。
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也就是关系着当时战国七雄当中军事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兴衰的那一战——长平之战中,即便是白起也未能真正在此战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州牧大人在评点长平之战的时候,也为被后人视为‘纸上谈兵’的赵括翻了案。孙先生,你知道州牧大人当时是怎么评点的吗?”周群讲述了一大堆,反问了一句道。
孙乾先是沉默了一会儿,接着,摇了摇头。
关于先秦平定天下,却二世而亡,两汉士人评点的人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贾谊的《过秦论》无疑。因为都是儒生,所以,在孙乾的认知当中,他并不觉得《过秦论》的评点里有什么太大的疏失,故此,他只是摇了摇头,并未直接回答。
“后世很多人都不理解,当时的赵国国主赵孝成王赵丹为何要在当时用赵括替换宿将廉颇,甚至有人会
说,赵国国主是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就像后来,赵国顶梁柱李牧被杀一样。但其实,后人都误会赵孝成王了。临阵换将,兵家大忌,作为赵国的国主,他岂会不知道这样的道理。
赵孝成王之所以还要如此,追根溯源,关键在于,赵国若是再向廉颇当时的做法,在长平继续与秦国相持下去的话,赵国自身就要撑不住了。长平之战,两国相争,表面上比拼,既有双方的将领带兵打仗的能力,又有双方士卒的训练程度。
但是,比拼到最后,胜负的关键点,还在两国的国力上。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国内都先后经历过法家实施的变法,但是,七国之中却只有秦国的变法实施的最彻底,也并没有因为变法主要的实施者商鞅被秦国国主车裂而被废弃,这在其他六国是绝无仅有的。
州牧大人常说,打仗这种事情,说复杂,肯定是非常复杂的,但是,说简单,其实也非常简单。己方与敌人交战,若是棋逢对手的话,最终比拼的就是双方的钱粮。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之所以要临阵换将,就是当时的赵国国力已经维持不下去如此大规模的战事了。
为了赢得这场关系着秦赵两国,甚至是未来战国七雄格局,未来水才能够成为天下之主的一战,有记录显示,秦国国主在白起的建议下,从秦国国内居然都开始抽调在服兵役年纪以下的男子,也就是半大孩子到长平战场上去。。
由此,孙先生您请想,这么多的壮劳力被都调走,秦国国内的粮食生产必然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关中三辅八百里秦川,自古就是膏腴之地,即便遇到那样的情况,秦国国库里积贮的粮食还是能够让白起和数十万亲军在长平维持上一段时间的。
可是,与之对应,数十万男丁被牵制在战场上,赵国又如何维持下去呢?更何况,别忘了,长平原本就是赵国的领土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