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其实也有爱护张石川的意思,对于这个十六岁的小孩儿,他还是看好的,说不定将来能助自己一臂之力,若是真的不明不白的死在海上倒也可惜了。
“王爷,虽然我此次出洋有几分险恶,倒也有些意外收获。”
“嗯,跟着琉球使节一起回来的,是吧,爷知道了。他们前两天到的鸿胪寺,现在正等着万岁召见呢。”
“王爷,不是指这个。我是指其他的东西。”
“其他东西?”
“是,王爷,是红薯!琉球只是几个小岛散在大洋之中,但是却能养活十几万百姓,靠得就是红薯。”
“红薯?”四阿哥皱了皱眉,又是一个新鲜词。
“是,王爷稍等。”张石川从外头车上的箱子里拿出一盒红薯干:“王爷请看,这是红薯干,是把红薯煮熟后晒干即可,既可充饥又容易长时间保存。”
“哦?红薯?”四阿哥拿起一根黄色的薯条先端详了一阵,又凑上去闻了闻,然后才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仔细咀嚼着,好半晌才把吃剩下的半根递给苏培盛:“赏你了!也尚可,甜些。这红薯,亩产几何?可适合在我大清播种啊?”
“回王爷,若是年景好些,亩产可达十石以上,而且这红薯耐寒,生命力顽强,在南北方甚至是沙地、山地都可种植。”
四阿哥听了点了点头:“如此倒是个好东西,亩产十石,又不挑地,什么?你说亩产多少?”
“回王爷,十石。”张石川还纳闷呢,这么高的产量怎么面瘫男听起来一点都不吃惊?原来是没反应过来。
四阿哥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才说:“竟有这等作物,这可是我大清之福,天下亿万子民之福啊!”
“咳咳,王爷,其实红薯这种作物,我大清早就有了,只是像玉米一样没能普及开来,琉球国的红薯还是从福建传过去的……”
“当真?”四阿哥眉头一皱,他又想起了玉米,也是早就传入了大清,可是普及却遇到了重重阻碍,想必这红薯也和玉米一样吧?
他轻轻叹了口气,果然是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啊。张石川这小子,小小年纪能知道这两种作物的重要性,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四阿哥看了看坐在下手的张石川,声音也柔和了一些:“如此说来你这趟罪没有白遭。”
“四爷,还有件事,这红薯虽然高产,但是并不适合长期做主食食用,尤其是老幼身子弱的,吃多了不易克食。”
“原来如此……难怪不曾推广。”四阿哥点了点头。果然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啊。
“但是如果经过一些加工就老少皆宜了……”张石川补刀到。
“你……”四阿哥突然觉得是不是这小子在逗自己玩?
“王爷,四爷……你听我细细道来,别激动,别激动。红薯产量高,可以加工成淀粉粉条等物,红薯和红薯藤还可以喂养牲畜,尤其是喂猪是极好的。”
“照你这么说,这红薯也和玉米一样,浑身是宝了?先在你庄子上试种一下,把种植之法仔细记录了,方便日后推广。”
“王爷,这种子去年就已经被带回来了,现在我的庄子上已经种过了一季,如今就等天暖了开始种第二季了。”
“哦?产量如何?”
“刚才说的十石就是我庄子上的产量……”
“既然你早就将种子运回来了,为何你自己不回大清?”四阿哥思维跳跃性还是很强的。
“回王爷,在琉球还有些别的事情耽搁了。”张石川早就编好了词,见四阿哥虽然没有追问,但是一副等着听下文的样子,忙接着说道:“机缘巧合,琉球发现了一个铜矿,但是琉球人不懂开采和冶炼,我因在一本叫天工开物的书上看到过冶铜的一篇,就经过几个月的实验,终于把铜冶炼成功了。作为酬劳,琉球的原意将所产之铜斤都平价卖给我大清。”
“铜矿?都平价卖给大清?”四阿哥终于坐不住了,一下站起身来:“琉球的铜矿年产几何?”端最快//
“我在琉球这几个月下来,产了三十万斤,已经全运到大沽港了,只是那边车马不多,一时还运不到京师来。现在成规模了,若是人手充裕的话,年产应该可以到七八十万斤把。”张石川算了算,说道。
“七八十万?全都卖给大清?”四阿哥的声音都有些变了,大清缺铜他这个主管户部的皇子自然心里一清二楚。
大清虽然幅员辽阔物产丰饶,但是铜产量确是实在不高,尤其是这几年国泰民安,百姓手里也有了些积蓄,使得市面上流通的铜钱更是不充裕起来。
这些年都靠着从日本进口洋铜,这些年幕府也察觉了铜的重要性,限制了出口给大清的铜斤数量,每年只维持在一百六十万斤左右。老幺最快
如今张石川一下子就从琉球每年可以弄来七八十万斤铜斤,这可是解决了大清的燃眉之急啊!
“明天我便让钱法堂的人派人去大沽押运铜斤回京师!”
“好嘞。”张石川心里一乐,这下好了,都不用自己运输了,运费都省下了。
“干得好,琢玉,此乃大功一件,待我明日奏明皇上给你请赏。天色不早了,在我府上吃顿便饭把。苏培盛,让下面去安排一下,邬师爷和琢玉两个陪我喝两杯。”四爷心情大好,又还有许多话想问清楚张石川,居然破例留了饭。
“嗻!”苏培盛答应了一声去了。
清卒最新内容记住老幺小说网ay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