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原生家庭成员有父母、大他两岁的姐姐和他自己。妈妈非常强势,决定家庭的所有事物。”
“姐弟从小关系很好,姐姐像妈妈一样强势,经营的一家服装店生意很成功,但是相比之下,他自己开过的食品店、理发店等等都失败了,赔了很多钱,欠债失业,穷困潦倒很久之后,给姐姐开车。”
“那你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治疗他的呢?”中间的面试官开始询问专业性的问题了。
“我的导师采取心理咨询、催眠治疗,系统脱敏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治疗他的心理疾病。”
“那么他最后康复了吗?”依然是左边的面试官的提问。
左边的面试官,大约30多岁左右,看起来十分亲切,但是从她的言语上来看,她是一个比较急性子的人。
“他康复了。如果面试官能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会如实告知他从精神分裂的边缘走向康复的诸多细节。”
中间的面试官笑了,他觉得眼前的这位学生聪明、冷静,分寸感极强。
他知道面试老师还想问问关于采用系统脱敏法的相关细节他知道面试有时间限制,后面还有很多学生在等待着面试他知道在此处留一个钩子,老师们一定会考虑他。
拥有专业性的知识,懂得探究人心,更懂得掌握为人处世的分寸,不可多得的人才。
“最后一个问题,一句话总结为什么选择继续研究心理学。”
“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与自己达成和解。”
空旷的教室里回荡着韩哲的声音,沉静、坚定。
一旁记录的吴晨芸抬头看向韩哲,上午的阳光从窗外透进来,在韩哲的眉骨之下投出阴影,衬得他眼窝深邃,鼻梁高挺,那水雾一般的眼睛里仿佛有光。
吴晨芸记得书中写到过这样一句话:“回忆自带滤镜,从人到空气,连光线都刚刚好。”
回忆中的人穿越时光坐到了对面,咖啡馆窗外的阳光斜照进来,面前的人高眉深目,棱角分明,极为好看。
“为什么要离开江东大学,导师说,你毕业可以留校,留在江东市不好吗?”吴晨芸心里一直压着这个疑问,今天一定要当面得到答案。
而对面的人也没有遮掩,视线从窗外转向面前的学姐:“我回鹂港市,是为了照顾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吴晨芸十分奇怪:“这个人是谁?你不是说你父母都在国外,你国内没有亲人了吗?”
“这个重要的人不是我的父母,是我未来将要携手一生的人。”韩哲嘴角浮起一丝微笑,神情如当时面试时一样,沉静,坚定,眼里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