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耻 > 第一百一十三节 河路(1)

第一百一十三节 河路(1)(2 / 2)

下海是技术活,海路也是路,不是随便闯荡的,礁石、海流,这些看不见的因素,都能要命。当年朱勔为宋徽宗运送一个举行花石纲,运河实在走不了,冒险走了海运,结果倾覆在海里。

长江水道韩世忠已经摸清,他的水手肯定有自己的方法,画海图也好,凭经验也罢,这些掌握的知识非常宝贵,最便捷,最廉价的方法,就是直接把人弄过来。

薛宁点点头。

“李进彦。你带人探一探淮河,之前你去过涟水军,带兵多熟悉一下水路。顺便跟赵镇府配合演练一番。”

李进彦在李彦先战死之后,渡海到了东海县,收拢残部。走的就是淮河出海,当时是仓惶而逃,现在则要好好熟悉水路。这一点李彦先之前做过,因为李彦先就是试图通过淮河向楚州运粮,始终卡在金军的水寨上。最近已经打到距离楚州近在咫尺的北神镇,却再也无法寸进。等金兵腾出手,结果将李彦先的舰队歼灭在淮河上。

李进彦现在手里有一批大船,叫做弋船,说不上是海船还是河船,算是海州地区特有的船型,既能下海,也能入河。因为有帆,但也有拉纤的设计,“弋”这个字本身就是拖拽的意思。这是靖康元年,海州知州魏和请旨打造的。当时他以海州处于沿海登、莱一线,是宋金对峙地区,为防止金兵沿海南下,请求在海州打造弋船,以备缓急。这是四年前的事情,打造了数百艘弋船,一批被金兵摧毁,李进彦手里还搜集了两百多艘。

让李进彦去涟水军,其实也是一种手段。李进彦跟薛宁不和,原因是之前有过冲突。李进彦渡海来到东海,薛宁进兵来到海州,两人隔着海峡相望。一度李进彦产生过南下打算,因为无法收复朐山县,东海县地处孤岛,物资无法自给。其实他都派人去过越州,跟韩世忠联系上了,因为他以前也是韩世忠部将,曾是一个流放罪犯,被韩世忠收入军中。韩世忠逃跑后,他被李彦先收拢过来,一起北上到了海州。

如果不是李慢侯的到来,他可能已经渡海南下,因此他对这片海路更加熟悉。但李慢侯却派薛宁去探路,实在是因为这两人无法合作。李进彦跟赵立合作就没有抵触,他的上司李彦先就是因为为救赵立而战死的。一方面他不抵触继续完成先辈的使命,另一方面赵立肯定会顾念李彦先的情谊,对他照顾。这两人的合作,将会互相体谅。

如果说赵立死守徐州和楚州,打造出了一支守城强军,李彦先多次冲击金军水寨,他手下的部队很会打水战。将这两支部队组合起来,就能沿河野战。王袭恰好是此中高手,把这三人都放在涟水军,不知道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来。

三月中旬,来海州已经十余日,一直忙的都没空好好看过这座城市。

终于抽出了一点空,加上军中轮休,李慢侯带着家人在海州逛起来。

一座沿海的小城市,城边就是海港。码头上有宋朝原来设置的榷场,十分冷清。监官逃的逃,死的死。商人也都还没来,招商也需要时间。

海州平阔,城北有一片山地,甚是难得。山由大小九座山峰组成,后世称锦屏山,此时叫朐山。最东端的山峰叫孔望山,山北、东都是大海,山西、南则是县城。这座县城的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背山面海,兼顾了安全和经济。李慢侯在山中设了几座营垒,堵死敌人从山北偷袭的可能,结果发现但凡他选择的隘口,竟然都有县城的故垒,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将领设置的,埋没在一片荒草之间。

城西有盐河通往淮、泗。附近有洛要、板浦、惠泽三个盐场,都有运河沟通。交通非常便利,唯独缺人。

城里现在多少有了些人气,李慢侯带来的两千步兵和他们的家属,总计五千多人进驻城里。留三千在扬州,为的是一旦那些女真战俘出现问题,可以有力量绞杀他们。五千多人加上一些本地人,总共差不多一万出头。哪怕以前海州只是一个小城,但一万人也显得过于稀少,这座城的规模,容纳三万人是合适的。

随着大量军属到来,城里的商店开张了不少,经营的货物十分有限,大多是一些衣食住行的物品,让金枝好一番抱怨,声称比公主集差远了。而且价格高昂,问着问着价格,都能跟掌柜的争吵起来。

让李慢侯好奇的是,这里竟然接受扬州来的粮票。原来主要消费者目前是军属,而这些军属则习惯使用粮票,竟然让这里的商铺都开始接受粮票。反倒是官府引发的钱引,没人愿意接受。因为钱引在蔡京时代,还勉强能保持一定的信用,南渡之后,大肆滥发,钱引的信用早就在破产的边缘。

最新小说: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草根皇帝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