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拯救大兵瑞恩》刚刚上映时一样,《奥姬》新一集放送后,所有人都倒抽了口凉气——战争场面还能这样拍?
观众见惯了像是大型会操一样的战争场面,要么整齐一划像广播体操,要么乱哄哄的像放羊,现在猛然看到这种细节真实、有身临其镜之感、务求刺激到肾上腺素分泌超标的拍摄手法,真的非常买帐,就像二十一世纪的观众通常不喜欢九八年以前的战争片,因为觉得假,而让九八年以前的观众看二十一世纪的战争片,只会觉得震撼人心。
这中间差了一个次代,更差了无数导演智慧的结晶。
观众的喜爱是很直接的,在《奥姬》这一集刚结束,大量的电视剧截图就被贴到了网上,热议程度遍及全网——九七年的互联网网速还很难支持视频片段,但贴贴图已经不妨碍什么了,虽然还是让人等的有点心焦。
下面的留言也一片叫好,“刺激”、“好看”、“拍得真好”、“想再看一次”、“意外的精彩”之类的赞美词句连成了一串,简直把千原凛人自己组建的水军队伍都给淹没了——认同的人太多,千原凛人那个“网络咨询公司”的雇员刚发言就给挤没了,基本毫无用处。
大概就像给一间着了火的屋子又添了一根柴火,有和没有差不多,反正屋子烧的还是热火朝天。
除此之外,观众对下一集也很期待,在这一集最后有十五秒的下集预告,里面燃烧的村庄,被攻破的村寨,暗夜中的搏杀,于这一集一脉相承,哪怕只是短短几个镜头,仍然对九七年的观众展现出了莫大的吸引力。
考据党以及历史爱好者更在其中出没,针对电视剧截图评头论足,讨论足轻、武士的装备合不合时代,马是不是有点太像马了,战国时代的马该像驴子才对,以及还有“民间军略家”混在其中,争论这场仗该不该迎击。
一方觉得没什么胜算该龟缩防守,耗死敌人才对;另一方觉得要是放任敌人长驱直入,把领民都杀了或是捉走了,把田地里的庄稼都毁掉了,也是必然灭亡的结局,还不如搏一搏打一场,赌一下能不能把敌人打跑。
观众人看的很满意,讨论起来自然格外热烈,但有一点所有人都认同——这剧真是拍的出色啊,主役美的不像话,大场面更是刺激,整体表现超级亮眼,真是美女配好剧,绝配!
不少路人也被吸引了,围观了一会儿,不由也有点想补补剧,追一下了——听起来挺不错啊,感觉不怎么枯燥无聊,也许该花点时间看看。
观众只关心剧好不好看,或是看到了好剧,心情难以自制,忍不住非要找人聊聊并且分享一下,一切还算正常,但业内人士则心思复杂了许多。
对演员来说,则感到震惊:这剧要求这么严格吗?现在连路人演员都要求演技了?
导演们则陷入了深思:这是怎么拍出来的?开发了什么新道具?拍摄理念是什么?这几处镜头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好想去他们剧组亲自看看啊,要是能旁观一下拍摄就好了……
编剧们则交口称赞,认为只有这种拍摄才能配得上他们呕心泣血写出来的完美剧本,而且还有几位知名编剧当众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千原老师就算不写剧本只做导演,也是业内顶尖的水准,就我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和他合作一次。
制作人则觉得头皮发麻:混蛋,你这是在拉高行业标准啊,你有钱可以烧,我们可没有!话说,这家伙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被车撞死?
但不论他们怎么想怎么议论,普遍都认为拍摄水准达到了一定境界,至少是当前行业内的标杆,甚至就是有少数人想硬挑点毛病都张不开嘴——电视剧非要挑毛病就没有挑不出来的,但和绝大多数人做对可没好下场,还是别没事找事比较好。
剧评人更是兴奋,好的电视剧对他们来说,就如同美食对于美食家的意义,而《奥姬》对于拍摄手法的革新,就相当于美食家刚刚发现了分子料理,先不说好不好吃,仅就是这种拍摄手法上的创新就够他们赞不绝口了。
创新,从来都是很难得的,而像这种革新,做为剧评人一辈子也未必能遇到一次!
特别是在热闹了一周后,《奥姬》的下一集如期放送,更多新颖的拍摄手法展现到了他们面前。
烈火熊熊,看起来残酷却有异样美感的村庄;满天火星中的巷战,激烈又干脆,暴力与美相互统一。
这些更加助涨了剧评人的兴奋度,针对性的剧评连续占用了报纸上的大版面,甚至新电影人一次性拿出了十九页来刊登关于《奥姬》的约稿。
“对大多数人来说,暴力可能是最早也是最持久的感官记忆,也因此让暴力成为了影视行业中的重要元素,但暴力是混乱的,是非理性的,是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处理起来困难重重,分寸非常难以把握,不过现在我们可以说这个问题解决了,《奥姬》这部剧做出了新的突破,把暴力和美结合了起来,使暴力场面真实又充满仪式感,用美学元素中和了观众的不适感,做到了感官刺激的同时,把对人物的道德评判降到了从属地位。”
“难以想像的理念,是对拍摄的革新!”
“尸体、遍地鲜血、烈焰、残酷又直白的死亡方式,不断刺激着观众的神经,让观众一旦回想起那些场景仍然战栗不止,但在拍摄中,却又通过仪式性的添加物、巧妙的构图、精心的调色、完美的镜头语言乃至战斗中的小小幽默,使这种暴力与暴力的对抗又如此有观赏性,甚至升华成为了一种艺术。”
“是的,我愿意称其为艺术,这就是拍摄的艺术。”
“我曾经在《奥姬》首播时,便认为这是一部‘大诚意作品’。现在看看,我仍然低估了《奥姬》剧组这个优秀的创作团队,仍然低估了千原桑,他们真正做出了一部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
知名剧评人濑户浩司在约稿中通篇都是溢美之辞,而这篇面向专业人士的剧评却没有引来任何反对声音,反倒是附和声一片——总有人想做事的,想提高自己的,而有个学习对象总比自己摸索强百倍。
感觉,这打开了一条拍摄的新路子,这太难得了,这时候诋毁一个他,简直是对整个行业的伤害!
参与讨论的人更加多了,倒霉的NHK又被拖了出来进行了一番对比,不过这次倒没挨多少骂,只是单纯的讨论,这些专业人士心里都有数——NHK的新大河剧没干过《奥姬》情有可原,拍摄理念的革新可不是轻易能见到的,遇到这种对手,换谁上去都要头痛到死。
龟田贯太也很会抓时机,他憋了好久的“《奥姬》剧组拍摄实录”终于发表了,顿时引来了无数好奇的读者以及专业人士的叫骂——更多细节呢?还有你用的是什么破相机?为什么图这么不清楚?
这些道具细节根本看不清,你早说你有这样的机会,大家众筹给你买个专业级的单反啊!
不过这些叫骂没影响到龟田贯太的心情,就凭这文章他又拿到了一个新专栏并且加了薪,开心的不得了,差点想把千原凛人摆进自家的佛龛天天上香,只是开始连续收到骚扰邮件。
有很多人询问他怎么搭上千原凛人这条线的,或者询问他有没有再去剧组考察的许可。如果有,不少人希望可以随行。
龟田贯太自然都拒绝了,别说他本来就做不了主,就是能做主也不会答应——千原凛人可是宝贵的资源,怎么可能分给别人。
这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要是大家都了解不到细节也就算了,凭什么龟田贯太可以我们却不可以?
于是更多的邮件、电话开始向村上伊织涌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邀请和要求。主要是一般人联系不到千原凛人,他的手机号码本就很难弄到,更不会接陌生电话,倒是村上伊织负责对外事务,联系方式非常容易弄到手。
…………
“师父,您真厉害!师父,您真强!师父,您真棒!”
NHK影视基地中,近卫瞳钻进了千原凛人的专属拖车,毫不犹豫就开始连续使用“马屁三连”,要不是没有呻吟声、娇喘声和撞击声,有人趴在门口偷听一会儿,八成以为千原凛人在潜规则女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