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午食时末刻,到现在已经接近日中三刻,差不多一个半时辰过去。
秋日暖洋洋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天空碧波万里,鱼鳞状的云层仿佛是在预示着未来的天气状况并不会太好。
但不管怎么样,至少今天是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适合去郊外踏青郊游,也适合埋尸打仗杀人。
关羽的大军因为冲得太猛,早就冲散了。各部门往往以大队或者半曲为单位,四处追杀逃跑队袁军,而且还得分出一部分人手看管俘虏。
所以即便加上先锋军,跟在关羽身边的人只有不到七千人。其中两千人是关平管亥的先锋军,他们也分出一些人收编降兵。
对于青州军来说,他们其实不在乎士兵数量有多少。古代打仗,靠的也不是人数,而是那么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所以他们更看重不怕死,敢于打硬仗的精锐。
只是处于狭窄的官道,又被敌军埋伏,人数还处于接近三倍左右的劣势,对于关羽来说,这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
战斗才刚刚开始,就因为一轮箭雨而发生了一系列战斗减员。
其实并不是关羽和陈暮没有警惕,在靠近这附近埋伏点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派出士兵搜寻敌人,看能不能找到敌人的藏身之处。
但之前秦严等人侦查的时候,这些地方都已经被控制起来,方圆数公里范围都不能靠近。虽然通过俘虏的骑兵知道敌人的大概位置,然而即便可以确定,也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按照一平方米站四个人来算,后世全世界七十四亿人站一起,也仅仅只需要占地不到两千平方公里。这周围三四平方公里土地,藏两万人简直是绰绰有余。
所以敌人的具体队位置,什么时候会出来,怎么个出来法,洛阳军其实一概不知。他们仅仅知道,现在要做的,就是一股脑杀过去,将敌人推平而已。
翠云山连绵数公里,官道两侧茂密的丛林林立,突如其来的进攻并没有打乱洛阳军的进攻节奏,短暂的混乱之后,所有人都开始有序排列。
一队队刀盾手冲到了最前面,将整个官道都阻拦住。密密麻麻的士兵排成拥挤的队列,将不断射来的一簇簇箭雨挡在了木盾之外。
是的,除了原地列队应对骑兵的枪茅戟盾手以外,大部分刀盾手的盾牌都是木制。
这是因为铁盾太过笨重,刀盾手的作用是近距离格斗,提着十多公斤的铁盾加上环首刀,估计砍不了几刀就得累趴下。
不过即便是木盾,挡住箭雨还是绰绰有余。
在数轮箭雨之后,木盾几乎变成了刺猬。除了少数倒霉蛋以外,大部分士兵都几乎没有受到任何伤害,纷纷丢下盾牌准备战斗。
在颜良的带领下,袁军从埋伏点杀出,漫山遍野全是敌人,他们或是从山林里,或是从道路两侧,或是从西面的小河岸边,或是从道路尽头,仿佛源源不断。
管亥站在了队列最前面,看着越来越近的敌人,他森然的目光当中透露着一丝冷漠,一两万人的战斗在他这种百战老兵眼中已经不算什么。
因为当年他跟着张角四处征战的时候,别说一两万人,就算是二十万人,入目所及,全是人山人海的战争,也不是没有经历过。
“准备!”
管亥大吼一声,然后摇动着军中旗帜:“杀!”
“杀!”
震天的怒吼传遍云霄。
双方的军队如两股洪流一般撞在了一起,瞬间人仰马翻,激烈地战斗在一起。
呐喊厮杀声,乒乒嘭嘭的兵器格斗声,刀枪入肉时人的闷哼长嘶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了整个战场。
“右边被打开了缺口!去两队人!上。”
关羽在后方冷静地指挥战斗,地形确实狭窄,以至于战斗不再局限于官道,左右的草丛树林当中,到处都变成了士兵们争斗的区域。
作为一名统帅,战场厮杀并不是关羽唯一的优点。除了强悍的武力值以外,他还是一名优秀的统帅。
不要忘记,在荆州之战当中,是关羽率领荆州军水淹樊城,威震华夏。
右边的缺口很快被新上来的士兵补上,还有更多的士兵其实是在后方还没有参战。在这种地方打仗,双方拼得不仅仅是消耗,还有谁能坚持下去的勇气。
双方前面的士兵像是割麦子一样倒下去,后面的预备役很快再替补上来,源源不断的兵力在进行对冲。
陈暮则是在更远的地方,他的玄甲重骑将会成为最后得手段。
然而战争的残酷还是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和煦的秋日阳光暖烘烘地撒在大地,徐徐的柳风夹着浓郁血腥味和野花野草的淡淡清香在每个人的鼻端幽幽地游荡。
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的确实血腥味道以及激荡的尘土。在袁军强大的兵力支撑下,洛阳军伤亡已经到了临界点。
“哈哈哈哈。”
颜良一马当先,砍翻了两名洛阳军士兵,回过头,看到自己身后漫山遍野的士兵,再看洛阳军在大军冲击之后,已经节节败退,不由得意地大笑起来。
这个时候如果获胜的话,那么前面的失败就什么都不是了。只要击败了关羽,最好是杀死他,洛阳军很快就会倾覆。
但还没等他得意太久,“咚咚咚”的声音就从远方传来,像是有数百只大象在地面奔跑。
整个地面都在颤抖。
汉朝人对大象一点都不陌生,因为在宋朝以前,河南还存在大象。
包括殷商武周到春秋时期,河北阳原盆地及黄河下游等地是亚洲象的分布区域,当时商周很多贵族墓葬都有象牙陪葬品。
而到汉末三国后,亚洲象逐渐南迁,位置大概是淮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之间,也就是河南到江苏一带。
《江表传》之中还记载孙权给曹操送象的故事,也就是曹冲称象的来源。
但不陌生归不陌生,大部分士兵还是没有亲眼见到过这东西,如今大象只在河南等地有。袁术要是弄个十几头大象并不稀奇,可这是袁绍的地盘,哪来的大象?
后方还有大量未参战的袁军,在发现了情况不对劲之后,负责指挥的岑壁立即派出人去侦察,过了片刻,侦察的人回来,脸色已是惨白。
“怎么回事?”
岑壁询问。
斥候颤抖着道:“敌人,很多敌人从北面来了。”
“什么?”
岑壁大惊失色:“这怎么可能,那是邺城方向!”
“小人不敢撒谎,千真万确。”
斥候连忙回应。
岑壁暗道一声不妙,立即整顿士卒,准备迎敌。
可还没等他来得及动员士兵,远方的道路尽头,就已经出现了无数密密麻麻的黑点。
这些士兵仿佛像是一个整体,他们列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地向前移动,每走一步,大地都会颤抖一声,像是地震了一般。
鞠义本来就擅长练兵,结合陈暮的方阵队列,每日训练士卒,光一个队列,就练习了足足一年时间。
甚至为了军令如山,寒冬腊月,逼着士兵们脱光衣服往河边踏步前进,在没有军令让他们停下来之前,哪怕是往河里走,也必须走下去。
为此光是斩杀的士兵,就多达百人。因为这些士兵多是无组织无纪律的黑山军,不服从军令的大有人在。
不过也就是他们属于黑山军,在投降朝廷之后,没有背景,没有根基,才容易被拿捏。只需要答应给他们分田地,拉拢他们的上层将领,倒不至于出现造反的情况。
否则若是换了汉朝平时战争征调的良家子,用严刑练兵,怕是早就捅翻天。因为东西两汉,朝廷就以良家子为精锐士卒,而良家子,便是中等阶层。
所以为了训练这些底层贱民出身,且已经被朝廷列为反贼的黑山军,鞠义还是下了不少功夫,至少在军容上早就已经焕然一新。
当初他的先登死士也是这般令行禁止,唯一的问题就是在实战方面,他们是否还能够达到要求。
这些黑山军也不是没有见过血,不少都跟朝廷、别的黑山军、各地诸侯军阀打过硬仗。只是成军之后,就一直处于训练状态,能不能像先登死士那样,一战成名还犹未可知。
今日,就是检验他们训练成果的时候。
“盾起!”
在离敌人不过三十步距离,鞠义喝令前排的士兵准备作战。
几乎是在他命令下达的瞬间,最前面的刀盾手就举起了手中的木盾,列着整齐的队伍,把一面面盾牌竖在最前面。
“射!”
又是一声声嘶力竭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