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他完全没想到,他下达撤退的命令让前线以为军队已败,直接让士兵们一片大乱,让谢玄渡河突击成功。
所以纵观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的渡河战争,就不难发现。渡河战争当中,地形因素和决策因素,往往是赢得战争的关键。地形和决策,不管哪一个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战争的失利。
洹水陈暮早就研究了许久,他发现离袁军下游四里处的河滩不仅水浅,而且河岸地形极为开阔,远处就是一片茫茫的平原,几乎不可能埋伏伏兵。
若是用骑兵进攻的话倒是可行,只要等到洛阳军的军队过河一半,用骑兵从远处突然开始发动进攻。
可惜的是冀州骑兵被一战打垮,颜良手里已经没有骑兵了。
这也是为什么陈暮敢过河的原因。
管亥过河之后,立即整顿队伍,原地开始结阵,掩护后面的军队继续过河。
关羽见关平的部队也开始渡河之后,就对陈暮说道:“四弟,走吧,我们也要准备过河了。”
“嗯。”
陈暮点点头,与关羽调转马头,下了小山坡,往远处而去。
从日中初时开始渡河,士兵们一波接着一波,直到日中三刻,也就是中午十二点钟的时候,只花了约一个小时,两万多大军就已经全部过去。
在列好战阵之后,大军开始往西缓慢移动,同时颜良部也在缓慢地往东移动,双方都在向着彼此靠拢。
洹水北岸,西侧是颜良的大军,东侧是关羽大军。
北面是辽阔的平原地区,除了南面是波流不息的河水以外,整个战场极为广阔,双方前锋军队一字排开,连绵近一里,等抵达一箭之地外后,终于停了下来。
颜良在队伍最前头,关羽同样在队伍最前头,二人遥遥相望,场面极为安静。
陈暮并没有在这里。
双方大战一触即发,他跑到前线那是找死。
他正在埋伏点,既然是渡河而战,两岸的地形他早就已经派人侦查过。
洛阳军于颜良营寨下游四里处登陆,双方汇聚的话,大概是在颜良营寨下游二三里左右的位置相遇,恰好此间东北方有几处丘陵可以观战。
这片丘陵是位于关羽大军的正北面,颜良大军的东北面。
陈暮在这里安排了一些刀斧手和弓箭手,双方一旦展开决战,按照计划,关羽将会把颜良往这边引,一旦颜良想转头往自己营中跑,则伏兵尽出,加上本部大军,一起围攻他,将他杀死。
事实上这个伏兵计划挺粗糙的,因为本身就是平原之上,附近这片丘陵是双方都要占据的至高点,如果袁军当中有一个像审配许攸这样的人,这个计划都难以奏效。
问题是颜良战术素养水平很低,根本没有想到要抢占关键地形,这就造成了他居然没有派人过来,把敌人大军北侧离得非常近的一个至高点抢下。
要知道,如果他聪明一点,在这里设置一些高橹和军队,光丘陵上不断射出来的弓箭和床弩,就够关羽大军喝一壶的了。
陈暮站在山坡上俯视下方,此地离战场非常近了,只有不到一里。
只是哪怕是一里,也是四百米距离,因此在他的视野当中,远处已经是无数密密麻麻的黑点浮动,像是蚁群一样,只能看清楚大概局势,看不清楚具体是哪些人。
此刻战场之上,秋风萧瑟,卷动着地上的尘土飞扬。河岸边的青草在风中缓缓摇曳,洹水静静地流淌,除了飘动的大旗,一切仿佛静止下来。
一股冷厉的肃杀之气,仿佛席卷了整个战场。
颜良轻轻催动着马匹,来到阵中,大刀直指阵前的关羽,朗声喝道:“关羽,你不是要与我决一死战吗?吾的人头就在这里,看你有没有本事来取!”
“哼!匹夫尔!”
关羽冷哼一声,手一伸,旁边的管亥就把青龙偃月刀递过去,接了刀后,催促着战马向前疾驰,手中刀再次往地上倒着拖拽。
颜良瞳孔一缩,这一招他拖刀斩他当初就经历过,乃是先把刀尽量压低,然后猛然拽起劈砍。
其实这种劈砍在物理上就是利用惯性和加速度,如果双手持刀,近距离劈砍的话,就全凭自己的力气,而如果增大挥砍幅度,那么幅度越大,惯性和加速度越大,力量也就会越大。
理论当中,力量最大,破坏力最大的砍法,就是双手倒握刀,让刀背贴着自己的后背,然后用力劈砍下去,也就是劈柴时的那种砍法。
而且最好是从高处往低处跳斩。
这样一刀的威力将会十分惊人,若是一名强者来施展,那就更加恐怖。
关羽因为是在马上,倒不至于双手挥砍,但在马上有马匹的惯性,即便是单手威力也十分巨大,上次颜良就吃了这个亏,去格挡架的时候,手中刀都差点被打落。
但这一次,颜良早就想到了应对办法。
在爪黄飞电已经不足十丈远的时候,他立即拉过马的缰绳,同时双腿夹着马腹,催促着战马转向。
胯下战马立即撒开蹄子,往右侧一个跳跃就跃出了一丈远。
见到敌人居然移动位置,关羽便不得不临时收招,一边拉住爪黄飞电的马绳,让爪黄飞电一个急刹车,一边立即把青龙刀从地上提了起来,左手放下马绳,双手持刀就往颜良的方向一刺。
砰!
兵刃交接,火花迸溅。
“那日在军中不便变动方向,现在在此空旷之地,你以为我还会像之前那样吃你这一刀吗?”
颜良嗤笑了一声。
关羽沉声不应,只持刀挑开颜良的刀,然后顺势下探,砍向颜良腰部。
颜良一夹马腹,马匹移动起来,同时侧刀格挡。
爪黄飞电也迅速跟上敌人战马,两匹马居然原地转起了圈,颜良在挡开关羽这一击之后,迅速还击,居然逼得关羽回刀去挡。
三招!
关羽最猛烈的前三刀,竟然被颜良轻松给破解了!